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试论高校育人工作坚持实践取向和群众导向的现实意义

作者:蒋广学 张 勇 发布日期:2012-10-14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发出青年大学生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寄语一周年之际,文章结合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总结,深入分析了实践取向和群众导向与中外教育传统的有机联系,阐释了其对开放环境中科学培养人才的指导意义,并以其审视目前工作的不足,提出人才培养的“去政治化”倾向必须纠正、人才培养的挫折教育缺位必须弥补,需要重视培养青年学生的人民感情,并进一步加强实践教育。
关键词:高校育人;实践取向;群众导向;现实意义
 
2011 年5 月10 日,胡锦涛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们亲切回信,寄语青年大学生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而在此前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 周年的讲话中,总书记发表了“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的重要论述。一次重要讲话、一封热情回信,直指人才培养这一高校中心工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等教育必须承担的光荣使命。
人才培养包括智力系统和非智力系统两大素质体系的发展完善,专业教育以智力型的知识能力培养为旨要,而学生工作则侧重在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非智力要素的教育和引导。新世纪以来,社会变革日益深刻、社会发展日益加快、市场环境日益复杂;青年群体价值观日益多元,面临的各种压力和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有效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已经成为一个时代命题,直接关系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下一步走势。作为指导和要求,近几年来中央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尤其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主要代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在这一背景下,“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提出,不仅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方式方法,即教育活动中增加实践比重,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和群众;指明了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即教育活动要强调实践性、群众性,重视知行合一;同时也再次旗帜鲜明地强调了党在青年人才培养上的实践取向和群众导向,阐明了高等教育的历史特性和阶级属性。
一、“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符合教育规律,与中外优秀教育传统一脉相承
“实践”和“人民群众”的概念,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有特定内涵与意义,但这并不妨碍其在教育领域的科学运用。培养人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只有受培养个体与社会发生相互作用,才可能将社会合理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个体也才可能获得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认识社会,从而实现完善人格、改造社会的目的。理想环境下教育的具体过程,需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通过主体性教育使学生自主、自觉、能动、创造性地学习、认识和实践;同时,为保证方向的正确,还需要通过导向性教育进行引导和矫正。为此,强调主体性教育与导向性教育的结合,将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充分考虑社会生活对主体建构和思维引导的作用,已经被实践证明是具有良好效果的模式。这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教育实践中有大量运用,如上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兴起的服务学习,就是主张将课堂学习与社区服务相结合;如今,这一具有革新意义的教育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层次教育的各门学科,并迅速走向国际化。
我国儒家传统教育向来强调知行合一,主张通过个体践履形成道德自觉,强调“格物致知”与“修齐治平”的同等重要。近代以降,从“言技”、“言政”到“言教”,客观形势和知识分子的觉悟,使近代教育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更加关注社会百态和国计民生。蔡元培先生提出教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的统一,起点是“知”,终点是“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协调性,强调坚持“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鼓励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在具体实践中深化理论学习的成果,在与人民群众的交流学习中养成健全人格。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大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包括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生活方式、社会岗位、就业形势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对青年成长产生了巨大直接影响。由于社会阅历尚浅,很多青年的内心世界既有追求的亢奋,又有烦恼失落,诸如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的矛盾冲突,理想憧憬与现实对照的矛盾冲突等,这些都造成大学生成长选择时的困惑和迷茫。综观当前实际,尽管当代大学生总体发展变化是积极的、向上的,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多元性特征将使得青年成长环境长期处于待整合状态。
面对社会复杂变化和青年复杂群体特征,高校肩负教育引导青年的神圣使命,需要遵循理解、尊重、关心的原则,对大学生教育要进一步增强主动性、提高针对性。通过“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引导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更为客观和理性的思考,努力实现自我主体选择与社会规范之间的有效认同;通过“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将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逐步与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客观要求相吻合、价值取向相一致,使青年逐步走向成熟。
二、“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科学回答了开放环境中人才培养的难题
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使得人才培养所处的环境日益开放,人才成长不再局限于封闭的大学校园,也无法使用民族国家的地理疆域进行统一标签;教育要素国家间频繁流动,人才培养途径日益多元,而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社会的高速发展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过程。在与世界“接轨”中,人才标准发生变化,如更加强调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人才争夺也更加激烈,人才引进成为各国政策热点。但当这一趋势作用于真实个体,却容易以世界性取代自身归属的民族性,而出现了身份认同模糊的普遍问题。
从现代意义来理解,身份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位置,一定的身份总是和一定的权利、责任、义务相联系。社会学中,身份是指从本质上确认某人的一系列特征的总和,包括人在社会上或法律上的地位、资格、受尊敬程度等。由于对自身以及对自身同周围世界关系判断不清,很多学生出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困惑,如浮萍缺少了根脉,日常表现包括盲目崇尚西方式生活理想并以此为主要学习动力,一味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并脱离现实环境。由于民族感情基因的缺乏,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难度较大;由于个人发展目标的错位,使得众多优秀人才无端流向西方市场,造成本国教育资源浪费。这些是开放环境中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共同难题,似乎关涉“培养人为了什么”,但根本还是关乎“怎样培养人”的命题。
分析民族性与世界性,应该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国际人才市场中,个体思维方式和言谈举止所透露出的民族特征,是自身个性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个体间相互区别的有效判断依据,开放环境中每一个个体都以此表现出自己的“来源”和特殊性,正是从这些民族个性中最终凝聚提炼出了世界性的组成要素。从这一意义而言,世界性实际存在于民族性之中,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换言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基于以上讨论,优秀人才首先应该是民族的、本土的,热爱自己的祖国,对于包括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在内的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高度认同,并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分析人才经典案例,这种民族性往往内化为人格组成,表现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对于祖国有强烈依恋,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和服务目标,并且外化为具体报效行动。优秀人才只有扎根于祖国和民族,才可能获得持久动力来源,也才可能取得更大成就。钱学森先生在书信中曾经写到“我们这帮人是找到了出路的,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为祖国的科学技术、文化事业无私奉献,直至最后”。
“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提出,具有行动指向,即主动去了解本民族的生活习惯、礼俗风情,对于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有所掌握;同时还有情感指向,那就是坚持群众路线,亲近人民群众,建立起朴素的群众感情。这有力回应了开放环境中人才培养的难题,明确了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坚持民族性,使其深刻了解民族文化作为天然脐带始终无法割裂,而自身主动培养民族感情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境界。当然,人才培养强调民族性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也还需要顺应潮流趋势,稳步推动民族性向世界性的变迁发展,在坚守民族基因的前提下,逐渐由被动到主动、由零星到系统、由保守到开放地融入全球市场竞争,最终勇于直面世界、接纳异己、表达自我,从而实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三、由“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审视目前教育工作的不足
(一)人才培养的“去政治化”倾向必须纠正
“教育并非一个价值中立的事业,就教育制度的本质而言,无论教育工作者是否意识到,他们已经卷入了一项政治活动”。[1]作为一项承载特定目标的社会活动,就历史性、阶级性而言,教育与政治有天然的内在联系,不可能“去掉”其政治性,而走向绝对的独立和自由。但是,目前的人才培养却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呈现出“去政治化”的倾向,在教育工作中有意识地弱化、淡化或试图直接“去掉”教育的政治属性,漠视意识形态在教育中的作用,简单将教育直接定位于一种文化价值活动或中立性质的社会工作。当然,具体实践中另一种趋势也不可取,即过度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形式,刻意将政治理论、道德规范的传授形式活泼化、多样化,以达到熏陶、塑造、感染的境地,但却往往落入“为形式而形式”、“为创新而创新”的陷阱,这种隐蔽的教育方式并未达成教育目标,特别是在价值观念层面本应该发挥的引导作用。
从受教育者层面分析,“避谈政治”是多数“80后”、“90 后”青年学生群体的统一特征,思想解放和社会开放的结果,唤醒了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不断强化,大学生不再轻易地迷信和接受某种价值观,对未来充满理想但却倾向于追求现实有用和功效利益,这些特点使得简单的灌输无法奏效。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教育者在妥协中放弃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守,忽视了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对教育塑造公民现代政治角色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对政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把握不足。当教育者“迎合”受教育者的需要,使教育不再讨论政治,造成了教育的“异化”,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则加剧了问题的严重程度。
历史经验和现实环境告诉我们:高校从来不只是知识传播和知识创造的场所,同时也是各种意识形态交锋和较量的主要阵地。当前虽然国内外发展态势整体趋于平稳,但意识形态领域各种不安定因素和安全隐患长期存在并不时有暗流涌动,需要认清复杂形势,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与此相适应,高校人才培养不仅不能“去政治化”,人为剥离政治与教育的关系,反而更应该反思如何通过实践,真正发挥政治对教育的有效支持和坚强保障作用。
(二)人才培养的挫折教育缺位必须弥补
“学生服务”是近年来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思路,“管理”向“服务”演进的背后,是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学生成为教育场域的中心角色,而其他主体则围绕学生需求履行各自职责。“学生服务”主张将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求教育者听取广大学生意见,特别是管理服务部门转变工作作风,倡导主动服务意识。具体实践中,由于舆论监督、绩效指标等因素,服务很容易衍变为大包大揽,凡与学生有关的事务都在组织机构的职责之内,人为地为学生成长构建了相对单纯的小环境,使得学生长期处于顺境当中,形成了固定心理模式,缺少了“历练”和“摔打”,稍遇挫折就可能无法适应。
苦难是一种财富,挫折同样是一种教育。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影响到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性格特征的定型,相对简单的社会阅历使得当挫折困难发生时,一些人往往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行为上表现出退缩、自我压抑等等,并表现出一些极端的自弃行为。挫折会带来负面效应,但也能够激发个人潜能,并能锻炼人的品质与意志。此时就需要教育者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个体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正视挫折,增强受挫能力。学生最终要离开校园进入社会,为使其养成良好的人格素质,特别是坚强的意志品质,学校提供的服务只可能是“有选择的服务”,即必要的辅助而非完全替代,因此人才培养中需要增加挫折教育的内容。
挫折教育需要适度、适量、适时,那么应该如何进行设计?最好的方法是让青年学生在具体实践的真实情境中积累经验、锻炼成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最大程度尊重学生的意愿和主体地位,通过亲身感知获得直接经验,更多“内自省”,而非直接干预。教育者能够预测和引导大学生的心理挫折和冲突,给予必要的鼓励和指导,既不过度严苛要求,又不过分庇护。北京大学长期坚持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就业实习和支教扶贫等“挫折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形式,并在实际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总结规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四、“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带给高校育人工作的启示
(一)培养青年学生的人民感情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社会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正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信任,我们的党才得以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取得革命的胜利和经济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于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要求青年学生深刻了解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增强群众观点、自觉实践群众观点。要使青年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根本在于培养对于人民群众的朴素情感。青年学生应深入基层,掌握社情民情第一手资料;青年学生应面向群众,体悟和尊重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青年学生应“一切向群众学习,先做群众的学生,再做群众的先生”,利用所学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长期以来,各高校在学生学习期间,多通过课堂教学、理论学习、图片展览、交流座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培育青年学生对人民群众的正确认识,明确自身使命和责任,提高综合素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结合目前形势,我们还应坚持“走出去”的方针,多创造机会使青年学生走出校园,走近普通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通过扎实有效的活动方式,进一步升华对于人民群众的感情,帮助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
(二)进一步加强实践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高校办学实践中,始终将实践教育作为培养领导型、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具体实施形式从单一到多样而不断丰富,体系结构也从松散简单到规整系统而不断完善。“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提出,促使我们更充分认识实践教育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和实践教育。
其中,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实践教育的成熟品牌,应着力打造开放式、交互式、合作式的实践成果交流平台,在帮助学生们在走出校园接受“第一次育人”的基础上,可以对调研成果进行深化,结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实现“第二次育人”的目标。志愿服务作为实践教育的日常普遍形式,应努力促进活动的长效化、规范化、常态化,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建设,进一步搭建平台,为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创造有利条件。高校还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根据当前形势环境特点和青年自身需要,开发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符合时代需要和大学生特点的新项目,进一步扩大项目规模和辐射面,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引导更多大学生投身基层、投身实践。

实践教育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与人民感情培养的结合。通过具体实践,使“人民群众”的概念更加鲜活可见,使青年学生对人民群众的朴素感情灌注于个人行动的点滴细节;通过培养人民感情,使实践教育的层次更加深入,使青年学生在认同实践教育的基础上主动成为实践的主体,使得实践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简介:蒋广学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主任 副教授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工作人员  讲师

[1] 胡金平:《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角色困顿》,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5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