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试析新时期加强高校新闻网建设的主要途径

作者:陈云超 发布日期:2012-07-10

 摘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新闻网已日益成为校园主流媒体之一。如何进一步加强新闻网的科学发展,不断提升其传播能力、影响力,提升其受众认可度,进而不断提高其育人贡献率,是需要不断探索的时代课题。当前,高校宣传部门应当在进一步明确高校新闻网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特质,从报道思路、报道重点、报道手段、传播体裁等四个方面形成育人合力,不断加强新时期的高校新闻网建设。

关键词:高校新闻网;建设;主要途径
 
育人是高校的中心工作。高校新闻网作为高校的网上信息发布载体,是服务育人工作的平台,展示学校整体风貌的“窗口”,是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寓教于闻”的重要功能,是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的创新载体和实践途径。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全媒体[1]①时代的到来,高校新闻网已日益成为校园主流媒体之一。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新闻网建设,不断提升其传播能力、影响力,提升其受众认可度,进而不断提高其育人贡献率,是高校新闻网需要不断探索的时代课题。
为此,要在进一步明确高校新闻网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特质,着力从报道思路、报道重点、报道手段、传播体裁等四个方面形成育人合力,不断加强新时期的高校新闻网建设。
一、高校新闻网的定位
从内容来看,高校新闻网的定位主要包括理念定位、角色定位、目标定位、层次定位、规模定位等方面,其中,角色定位统领高校新闻网工作的全局,目标定位引领高校新闻网的建设方向。要清楚高校新闻网的角色定位和目标定位,需要结合“需要告诉受众什么”和了解“受众想知道什么”这两个根本问题进行分析。
一方面,“需要告诉受众什么”。高校新闻网需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对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类思想文化潮流,加强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凝聚师生人心,形成发展共识,对外回应社会关切,着力向公众和社会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高校真实的“自我”,塑造学校的社会公共形象,为学校发展营造一个理性的、健康的、建设性的舆论环境;对外将新闻报道工作与高校的发展实际相结合,与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相结合,把工作体现到促进学校发展和服务师生上来。
从职能来看,高校新闻网的角色定位是学校正面形象展示的主窗口、官方声音发布的主渠道、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以及和谐校园建设的主平台。
另一方面,了解“受众想知道什么”。高校新闻网有着特定的受众群体:全校师生,校友,高等教育研究者,科研工作者,媒体记者和其他关注学校人士(包括学生家长和未来的学生家长、教工亲属、与学校有各种关系的单位从业人员等)。媒体记者关注从高校挖掘与公众相关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消息;而其他受众则是在情感上对高校具有贴近性,想知道高校发生了什么热点事件,更想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和意味着什么,新闻与其有什么直接的联系等。
从受众的特点来看,高校新闻网的目标定位在于“要做大学,不做社会”,应当集中关注在教育领域对学校信息了解和交流互动的需要,同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拓展高校在其所能辐射范围的影响力。
二、高校新闻网的媒介特质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融合的产物,具有与生俱来的特质。这为高校新闻网提升传播能力、影响力,提升受众认可度,进而不断提高其育人贡献率提供了有利条件,是新时期加强高校新闻网建设的前提所在。
高校新闻网具有网络的共性:便捷性。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宣传报道、发表评论,快捷地占领舆论阵地;全时性。不受空间、时间制约,能够全天、全程地跟进和呈现,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发生了质的变化,受众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收看或阅读新闻”;容量大。承载的信息量大,实现了视频、音频、文字信息的统一,不受版面、容量限制,超越了传统媒介的能力范围;灵活性。可根据需要和要求,随时更换内容、栏目、板块、视屏等;开放性。受众在信息获取上具有平等性;交互性。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他们可以通过新闻组、网上论坛、电子邮件发布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粘贴、编辑、链接。
高校新闻网还具有“校园特点”。高校新闻网是高校与社会同步共享校园新闻信息与观点的主渠道,在覆盖范围上具有广泛性;也是高校唯一获准在社会上以网络新闻形式进行公开信息发布的官方平台,能够代表学校的声音,在新闻内容上具有权威性;高校新闻网和校内传统媒体拥有相同的信息渠道,相同的新闻采访权,独立开展新闻采编工作,并进行新闻首发,在信息渠道上具有平等性;高校新闻网有着严格的审稿机制,一般精选最能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新闻进行发布,避免了社会网络由于海量信息而导致的“信息迷宫”,由于信息良莠不齐而导致的“选择困境”等缺陷,在信息提供上具有代表性;高校是高知群体的聚集地,从网络获取知识已经成为大部分师生阅读习惯的一部分,在阅读习惯上具有适应性。
三、加强高校新闻网建设的主要途径
不断加强高校新闻网建设,不断提高其育人贡献率,关键在于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为王”,[2]①即对传播内容的原创能力及内容资源的集成配置能力。高校新闻网要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媒介优势,从报道思路、报道重点、报道手段、传播体裁等四个方面不断推进自身的科学发展:
(一)理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开门办网
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3]以高校新闻网而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明确角色定位和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需求相统一,着力寻求“想让受众知道”与受众“想知道却不知道”的新闻信息的最大公约数。同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受众在信息获取上具有平等性,不能用约束力强迫读者去阅读新闻。因此,高校新闻网在报道思路要坚持“以人为本,开门办网”。[4]
具体做法是着力寻找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基础上,深刻认识“新闻”与“宣传”的区别,用清新、明快的新闻语言传播信息,及时对校内外公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回应,在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实现宣传意图。同时注意寻找新闻报道的结合点,在把握网络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以“走转改”为突破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尊重受众的群体差异、基本权利、思维方式,以受众为主体,倾听受众心声,听取受众意见,不断寻找校内外读者的志趣共同点,以心理上的贴近赢得受众。此外,还应着力寻找新闻报道的着力点,坚持“重心下移”,在服从服务于学校发展大局的前提下,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关注学术、反映院系、报道师生,把学校的各项工作写实、写足,在为师生员工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师生员工,增强师生爱校、护校的责任感,切实增强新闻报道的实效性。
(二)抓重点:加强学科建设情况报道,彰显办学特色
高校新闻网是高校在网络上的一张“名片”。高校办学特色的关键是学科特色,这就要求新闻网要加强学科建设情况报道,坚持教学科研并重。
学科特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学术性。要深入报道高校的学科特色,首先,需要在报道队伍和报道角度上下功夫。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记者团自身的科学素养,不断加强对不同学科的学科体系、发展历程、学科优势、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理解,另一方面,从报道视角上做到“三关注”,即关注学术、关注学者、关注学生,将知识创新、科技成果的产出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结合起来,将报道教学科研工作与学校的育人工作结合起来;其次,要高度重视新闻采编的平台建设,通过建立学校信息工作联络员制度,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新闻采编队伍,加强与科研部、教务部等学校教学科研主管部门的定期联系,真正挖掘有特色的学科布局和优势学科,将做出高水平成果、培养出高层次人才的重点学科及其相关的基础学科,作为报道的“主力军”;最后,加强与基层院系的合作交流,以定期组织基层院系新闻通讯员培训等方式,提高他们对新闻的理解程度,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将院系在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改革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挖掘出来,避免“以会议出新闻,以获奖出新闻”的情况,以制度来保障报道的准确性、科学性、前瞻性。
(三)多手段:注重专题策划,提升影响力
专题策划是网络媒体提升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独门利器”,有利于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多媒体传播组合优势,将文字、声音、图像及视频合成一体,集多种媒体的优点于一身;有利于揭示新闻主题或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加强信息聚合;有利于设置议程,引导公众的关注点,有效增强重要新闻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要提升高校新闻网的影响力。首先,应当在单篇新闻报道中发挥网络特质,采取“超链接”报道方式,即使受众在浏览新闻时,也能够“随意”实现新闻内容的“跳转”,将分散的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加深对新闻背景等关联信息的了解,从而实现新闻报道的综合性、自主性;其次,应当及时把握涉及国家和民族情感的重大事件,校内发生的热点焦点,与师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事件等特定主题或重大新闻事件或事实,抓住受众心理,并在形式上将事件的相关新闻报道进行“集合”,通过渐进的、由浅入深的挖掘和报道,对事件作全面、详尽、深入的反映,利用结构化新闻展示、扩展性新闻资源、系列化新闻报道来贴近受众的实际需要;此外,应当充分把握高校工作周期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增强议程设置功能。比如,院(系)庆等大型纪念日、年度学术论坛等,这类新闻发生时间确定,影响力大,受关注度高;最后,应当从事前规划着手,与新闻事件的主体保持密切联系,将新闻触角伸展到相关事件的各个角落;事中积极介入,通过集中报道来揭示事件的递进和发展,使报道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事后加强编辑整合, 进行深度报道, 利用网站延时性的特点,以组合报道的方式形成新闻报道的“资料库”,从广度和深度上满足受众的期待感,增强网站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四)重效果:重传播更重评论,争取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
新闻质量决定着信息传播的效果。在新闻写作上,要坚持“快”、“深”并重(“快”即时快捷、准确权威;“深”突出焦点、深度报道),着力提升新闻质量。既要发挥网络的快捷性优势,抓住当前的主要问题,第一时间将新闻发布在网上,吸引受众的“眼球”,又要以编者按、延伸阅读等方式介绍新闻的背景和意义,提升新闻内容的厚度。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网络的时效性为网络评论提供了即时性的优势,网络评论能够即时就当下发生的热点或重大问题发表看法和观点,引导受众用理性、清醒的眼光审视新闻事件,正确认识和把握形势,从而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因此,高校新闻网要充分发挥网络评论即时性的优势,结合与师生息息相关的事件主动撰写评论员文章,准确把握师生的理论需求和思想实际,把学校想传达的精神与师生的需要结合起来,提升舆论引导的实效性,积极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
在写作上,要处理好导向性与可读性的关系,导向性是前提和目标,可读性是方法和手段。既要在写出高度、写出深度、增强指导性上下功夫,迅速传达和阐释学校党委决策声音,解读当下广大师生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又要力求把生动流畅的语言、清新活泼的文风、深刻独到的见解结合起来,在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增强吸引力上下功夫,把广大师生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学校的决策部署上,把广大师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关注学校建设发展的大事上,把广大师生的热情激发到努力工作上,同时,让其他受众准确把握当前校园生活的脉搏。

总的来说,高校新闻网既要把握时代提供的现实条件和广阔舞台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又要深刻认识到,不同的媒体拥有不同的传播优势,拥有不同的受众群,任何一家媒体都不能“包打天下”,要不断增强其与校内其他媒体的联动性,实现校园媒体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错位发展。此外,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其传播能力和影响力,进而提升其受众认可度,努力实现其在全媒体环境下的新发展、新作为。



作者简介:陈云超 北京大学新闻网副主编 编辑
[1] 全媒体的概念并没有在学界被正式提出。业界和学界从传播形态、报道方式、经营模式、技术层面等不同角度,对全媒体的概念进行了不同的解释。本文的全媒体侧重从“传播形态说”,指以不同的形式、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平台,使想要传达的资讯能够更有效地传递到受众面。
[2] 2008 年7 月4 日,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中国传媒报告》中指出: “十几亿中国人民的消费升级正推动媒体内容的发展,当中国人民的食物和居住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开始渴求高质量的媒体内容。而新传播渠道如此迅速的扩张,将使高质量的媒体内容在今后几年内变得更为稀缺,市场对其需求也将更为迫切。总之,我们认为中国不久将迎来内容为王的时代。”
[3]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 年6 月21 日。
[4] 程少华:《论胡锦涛新闻思想的以人为本理念》,《学理论》,2011 年第1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