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高校学生党支部沟通交流机制构建初探

作者:尤宇川 张 莹 发布日期:2012-07-10

 摘要:文章从北大学生党建发展的基本情况入手,探讨高校学生党支部普遍存在的沟通交流不畅问题。在充分探讨高校学生党支部沟通交流机制必要性的基础上,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沟通交流的两大障碍予以破解,针对性地提出“一个统筹、四个平台”的交流机制,试图从制度层面为学生党支部沟通不畅的问题提供解决之道。

关键词:学生党建 ;学生党支部 ;教育管理 ;交流平台
 
近年来,北京大学在学生党建工作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学生党员人数来看,据统计,2004年~2011年,北京大学学生党员人数翻了一番,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比例从16.3%增长到37.18%,学生党支部从249个增加到444个。在党员和党支部发展方面,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修养显著提升,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引领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高校党建工作者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党建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党支部存在创造力、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强,作用发挥较差的问题,对组织活动不能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处于被动应付状态,集中表现为组织生活泛化和涣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在当前学生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党支部沟通交流机制的构建成为反映较为集中、需求较为迫切、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2012年,以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契机,北京大学面向全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开展了多次座谈和调研活动。结果显示,广大学生党支部书记普遍希望学校能搭建平台,为各支部开展经验交流、加强共建提供机会支持。当前,各项学生党建活动的组织开展,主要采取“学校—学院—支部”三级自上而下、单线互动的模式,在学校的相关要求下,学院分别开展,支部各自为主,缺乏横向的、多维的、支部与支部间的多向联系,单一支部所能开发利用的资源相对有限,活动形式相对单一、缺乏活力,较难实现突破和创新。不少学生党支部书记还提出,在具体开展党支部工作时,感觉有些力不从心,渴望与优秀的党支部书记,先进党支部进行交流和学习,学生党支部之间沟通交流机制的缺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党支部沟通交流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学生党支部沟通交流机制主要是指两个以上党支部依据相关要求,联合开展教育、培训、管理、实践活动,努力形成合力,共享教育资源,实现两个或多个党支部共同建设、协同发展的一种党建举措,核心是支部共建、学科交叉、经验共享。这一机制的建立是以下几方面情况的要求:
(一)沟通交流机制是完善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开展存在着两方面问题。一是活动范围局限于本党支部内;二是往往“为活动而活动”,工作表现为无规划、无内容、无新意。通过构建沟通交流机制,既能扩大支部活动范围,又能有效增强活动计划性,提高活动积极性与实效,积极打造长效机制。这一机制将大大拓展党支部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展现广大党员更加开放和积极主动的面貌。在沟通交流中,学生党支部既能碰撞思想、交叉理念,又能汇集资源、共同利用,实现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让支部在合作中认识自身不足,找到前进方向,取得创新成果。
(二)沟通交流机制是适应学生党员新特点的客观要求
全球化的趋势和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快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和手段。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加注重个性发展,心态更加积极、更加开放。对当代大学生党员而言,传统的、单一的党支部活动形式难以有效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设计体验式和参与式的活动中更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构建沟通交流机制,正是契合学生党员拓展视野、追求个性独特的需求,激励他们充分发挥党员主体性、提高参与活动积极性的一项有益尝试。同时,通过构建沟通交流机制,学生党员得以在更广阔的舞台里获取信息、施展才干、迅速成长,尤其是通过加强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用人单位党支部的交流对接,使其在实践中磨炼社会能力、在交流中培养正确意识,对自己多一份认识和要求,对他人多一份理解和体谅,对社会多一份责任和担当。
(三)沟通交流机制是实现自我育人、全员育人的良好载体
目前,党支部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在遵守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基础上,由各学生党支部自行开展活动,活动积极性不高,育人效果有限。通过构建沟通交流机制,一方面,将学生党支部开展活动的平台做大、拓宽、夯实,为不同学部、不同学科、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学生党员搭建学习交流互助平台,在有效提高党员活动积极性的同时,实现更好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党支部可以更多地依托校内外优势资源(如人力、物力、技术和信息等),有效加强党支部建设,增强党组织与党组织之间、老党员和新党员之间、学生党员与非学生党员之间、学生党员和社会各界党员的多维联系,联合社会力量,提高全员育人效果,从而鼓励和引导学生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破解学生党支部开展沟通交流的两大障碍
通过反复征询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意见,结合近年来学生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本文认为,在学生党支部之间广泛开展沟通交流工作,主要存在两方面障碍需要重点破解。
(一)缺乏统一指导,缺失沟通渠道
在座谈中,不少党支部书记表示,各支部往往闭门造车,“各自为战”,开展不少活动,但支部之间却鲜有交流机会,缺乏交流渠道,互不相识甚至无从相识。现阶段的学生党支部之间的沟通交流大多是由学校或院系不定期组织,以会议为主,次数十分有限,效果不甚理想。由支部自发组织的交流活动更是少见,并且活动开展情况严重依赖于学生党支部书记个人素质和影响力。因此,当前学生党支部缺乏沟通交流的主要问题,在于学校未能进行统一指导,提出明确要求,提供畅通渠道,搭建广阔平台,缺少学校层面的推动和指导,依赖学生党支部个体力量难以建立起有效的沟通网络。
(二)缺乏动力支撑,缺少激励保障
对于学生党支部而言,主动联系其他党支部进行交流的成本相对较高,并且缺乏内在动力。以纵向设置的理科研究生党支部为例,理科院系根据专业特点,打破了年级限制,以实验室或研究所为单位成立党支部。由于科研任务较为繁忙,组织活动的成本较高,在一个支部内部开展活动尚显困难,如果再拓展联系其他党支部共同开展,支部工作的策划和组织难度又将倍增。而偶发的一次交流,收效是否存在以及显著程度难以衡量,无法明确体现。如果无法为党支部主动开展活动提供较强的动力支持和激励保障,交流活动的发展动力依旧难以为继。
三、构建“一个统筹、四个平台”的沟通交流机制
根据上文分析的两大现实问题,从内在动力和交流渠道两方面入手,探索构建“一个统筹、四个平台”的高校学生党支部沟通交流机制。
(一)集中管理、统一信息、统筹指导
“一个统筹”即除保留原有的党组织纵向管理模式外,对全校所有学生党支部进行统筹规划和集中管理。依据学生党支部的现实需求,建立一个更完善的长效交流机制,并将沟通交流纳入日常工作范畴,明确制定相关制度。
1. 建立学生党支部书记信息平台
构建覆盖全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的短信和邮件平台,在实现学校与学生党支部书记直接联系的同时,为学生党支部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有力渠道。平台应注意把握新时期学生普遍熟悉新媒体、频繁使用点对点即时通讯的特点,充分利用人人网、微博、飞信和 QQ 等网络平台,实现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即时沟通与充分交流。
2. 对全校学生党支部书记进行统筹协调、重新编组
打破院系和年级的界限,对党支部书记随机分组,鼓励党支部书记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座谈和经验交流,在熟悉的基础上,鼓励以支部为单位开展更富创造性、更具吸引力的支部活动。
3. 学校划拨专向经费,对交流活动予以一定额度的支持
每个学生党支部至少开展两次以上的沟通交流活动。每年底以共建党支部为单位提交总结文章和照片,邀请专家学者予以指导和评选,择优表彰。此外,学校还应积极汇总整理各党支部在沟通交流时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分析、适时分享,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党支部进行悉心指导,力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面向学生诉求,构建四种导向的党支部交流平台
除学校和院系积极进行指导外,还应充分调动党支部自身的热情和积极性,开展沟通交流活动,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具体来说,主要是结合四类人群,构建四种导向的党支部交流平台:
1. 以经验交流为导向,构建学生党支部之间的交流平台
学生党支部之间的沟通,主要是以经验交流为导向,围绕实际工作展开。具体大致可以分为跨院系和跨年级两种类型,也会出现两种类型兼而有之的情况。跨年级沟通交流既有利于支部工作创新,也为高年级与低年级的传帮带工作提供了良好契机。跨院系沟通主要可以基于不同学科视角,重新审视原来的工作,不断创造新主题、拓展新空间、催生新理念和推出新思路。以学生党团日主题联合教育活动为例,部分党支部会打破年级限制,进行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党支部的共建;部分党支部则打破院系限制,实现文理科党支部的融合。如光华管理学院的某硕士生党支部和生命科学学院的某博士生党支部,结合两个党支部的专业特色,以茶话会的形式围绕生物医药产业举办了“干细胞之谜”、“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基金(生物产业的投资与前景)”以及“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等专题讨论,双方支部成员参与率高,活动效果也非常好,在活动中拓展了知识领域,增进了彼此的沟通和交流,值得进一步倡导和推广。
2. 以生涯指导为导向,构建学生党支部与教工党支部交流平台
教工党支部成员多为任课教师或行政人员,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但事实上,除了课堂上或办理事务时的互动,双方缺乏经常性沟通和联系的渠道。以生涯指导为导向,构建学生党支部与教工党支部交流平台,可以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的优势,对于提升教育成效、优化学生党建有着重要作用。这种共建活动,为学生党支部和教工党支部搭建了平台。一方面,可以让教工党支部感受到学生的青春活力与活跃思维,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党支部感受到教师课堂外的别样风采,并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充分了解学校运行现状和发展走向。此外,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教育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作用,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院系内部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联合开展活动的情况相对常见,而机关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就比较鲜见。2011年,学生工作部人民武装部党支部曾与历史学系2009-2010级本科生联合党支部共同开展“师生联合创先进党员承诺争优秀”主题共建活动,并申报了基层党建创新立项。通过推行党员承诺制为抓手,以师生党员联合开展支部活动为依托,全面加强党支部建设。此次共建活动,既通过师生“同承诺、同践行、同考核”将党员承诺落到实处,又通过教工党员对学生党员的深度辅导使师生联合的效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3. 以基层实践为导向,构建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交流平台
除了在校园内实现学生党支部之间互帮互助、学生党支部与教工党支部共建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党支部积极走出校园,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2006 年以来,北京大学积极持续深入开展红色“1+1”主题教育活动 , 引导学生党员深入农村、服务社会。2011 年,北京大学组织了近 20 个学生党支部与顺义、昌平、房山、延庆、平谷、通州、石景山等区县的村党支部结成合作共建关系,先后前往农村开展普法宣传、卫生服务、科技支持、文艺演出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50 余次,累计参与的学生人数达400 多人次。以红色“1+1”活动为载体,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因此,以基层实践为导向,构建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交流平台,主要可以依托现有两个成熟的品牌项目来搭建。第一,持续深入推进红色“1+1”主题活动这一品牌项目,在充分考虑双方需求的基础上创新活动形式,改善活动效果,鼓励学生党支部与共建的农村或社区党支部建立长期交流机制,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共建协议;第二,以社会实践为载体,鼓励学生党支部积极走出去,投身社会基层,开展调研实践。通过与社会建立党支部合作关系,以实际行动为群众解决困难,做到学为民所用。
4. 以就业帮扶为导向,构建学生党支部与用人单位党支部的交流平台

在引导学生积极走向基层,进行社会实践,感受国情社情以外,学生党支部还可以在学校和院系党委的指导下,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结合毕业去向,充分挖掘校友资源,构建与主要用人单位的交流平台和共建关系。在交流中,学生党支部主动探索、积极沟通,促进产学研的良性互动。依托这一交流平台,落实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方面工作,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和就业引导,既帮助学生提升了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又为用人单位输送了高素质的人才。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学生党员们将更加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增强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开阔了自身视野。这既是学校拓展自身人才培养类型的迫切需求,也有利于实现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