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高校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作者:李 伟 发布日期:2012-01-18

摘要:高校交通安全管理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我国居民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高校交通安全问题日趋复杂和突出,已经成为平安校园建设的一个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法律和管理两个角度对加强和改善高校交通安全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交通;安全管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很多城市的道路交通不堪重负,难以满足通行需要。作为社会的缩影,高校的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人车路矛盾凸显,交通事故频发,车辆乱停乱放,社会车辆借道穿行,周边交通秩序混乱等。校园交通问题已经严重干扰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威胁到高校师生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成为高校稳定的潜在隐患。

一、当前高校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校对交通管理重视不够,机构、人员、经费缺乏

安全保卫包括交通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处于边缘地位。尽管随着近年来校园交通问题的日益凸显,学校对交通管理的关注度增加,保卫部门承担的任务加重,但学校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

多数高校没有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和人员,交通管理工作一般由保卫处治安科或校卫队负责实施。另外,国内鲜有高校设置校级交通安全管理机构。与机构、人员的缺失相伴随,多数高校没有交通安全管理专项经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得到保障。部分高校的交通管理经费往往随停车场改造、道路建设等项目划拨,存在较大随意性,缺乏长效机制。管理力量、经费的缺失使得高校保卫处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校园交通管理形势力不从心。

高校保卫部门对学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缺乏话语权。道路交通规划不合理、交通基础设施缺乏是引发校园交通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往往由规划、基建部门负责,保卫部门难以参与其中,其关于交通安全管理的需求在规划建设方案中得不到体现。不合理的规划、难以满足需要的硬件设施导致保卫部门的管理工作只能是修修补补,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2. 校园道路交通设施落后,人、车、路矛盾突出

大部分高校的旧校区以及部分高校的新校区在规划建设时没有充分考虑道路交通需求,政府规划、建设和公安部门对此也缺乏有效约束和监管,导致学校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校园功能分区不明确,道路狭窄、停车场(位)欠缺、交通标志标线不规范。

很多高校校园内生活区、教学科研区、行政区混杂,甚至部分高校校内存在家属区、附中附小、商业区甚至一些校外单位,给保卫部门的分类分时分区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不同类型的车辆难以隔离,上下课(班)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3. 高校交通管理无法可依,警校联动机制不畅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无法可依是各高校面临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公安机关据此认为校园道路不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管辖范畴,不进校执法,不参与学校日常的交通安全管理。面对校园中的普遍存在的超速、乱停乱放等行为,高校保卫部门由于没有交通管理执法权,只能进行劝导,管理缺乏约束力,效果并不理想。目前部分高校对校内的交通违规行为采取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但由于缺乏法律依据,易引发争议和纠纷。

对于校园内交通事故的处理,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参照本法有关规定办理。但在实施过程中,很多高校反映公安机关存在推诿扯皮、出警慢甚至不出警等问题。

部分高校与公安机关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联动,但大多是通过私人关系建立,存在人走政息等问题,缺乏长效机制。同时,联动的内容往往局限于重大活动交通管理、交通宣传教育、交通事故处理等,鲜有涉及学校日常交通安全管理。

4. 高校周边交通管理空白,秩序混乱

校园周边尤其是出入口交通秩序混乱是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部分高校校门外聚集了大量的流动摊贩、无证无照运营车辆,一方面堵塞交通影响学校车辆的正常出入,另一方面也带来治安安全隐患;一些高校校门外就是人流、车流密集区域,但缺乏相应的过街设施,师生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还有的高校出入口临近城市主干道,进出校园的车辆同城市交通流线产生较多冲突点,不利于交通组织,易产生拥堵;部分高校位于中心城区,社会车辆借道穿行校园现象严重。

由于这些问题出现在校园外,不属于学校的管辖范围,保卫部门只能通过协调属地公安、综治、工商等部门进行管理。由于缺乏长效机制,协调成本高、时效性差,问题依然存在。

5. 师生校园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规章制度执行难、落实难

从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校园交通事故案例来看,师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是重要原因之一。高校师生虽是高知群体,但在校园交通安全上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一是认为校园交通不同于道路交通,不用遵守道路交通规则;二是认为校园很安全,不存在交通安全问题;三是认为交通安全、交通法规等是机动车驾驶者的事情,与己无关。这些认识误区直接导致广大师生校园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乱走路、乱开车、乱停车现象随处可见。

由于认识上存在偏差,很多师生对于学校的交通管理规定不理解、不认同,增加了保卫部门的管理难度和成本。面对可能引起的与师生的纠纷、矛盾,保卫部门在管理上存在打折扣、行人情等问题。

6. 校园停车(进出)收费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

为限制越来越多的机动车涌入有限的校园空间,很多高校对入校车辆收取费用。一些高校是沿袭传统做法,对进出车辆按次收费。这样的收费方式缺乏法律、政策依据,易引起纠纷。

还有一些高校按照规定,经过当地发改委、物价等部门批准,将校园作为停车场备案,进行计时收费。但这样的收费方式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按照当地有关规定,停车场对于停放半小时以内的车辆是不收取费用的,如果学校严格遵照执行,收费就失去了对大量借道穿行校园的社会车辆的限制作用。其次,一些学校是按照露天停车场报批的,其收费标准依然低于周边停车场,限制作用不明显。如果按照室内停车场报批,学校对停放车辆要承担保管责任,工作难度大。

二、法律视角下高校交通安全管理问题解决之策

目前校园交通安全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法律空白、执法盲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是治本之策。建议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制定一部关于高校交通安全管理的法规,让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第一,明确高校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由于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道路概念的界定较为模糊,教育部可以商请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的主管部门公安部,两部门联合发文或在新制定的法规中明确校园道路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道路,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一并管理。明确高校交通安全管理中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地方各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或其2011年第4期内文20111230.indd   662012-1-4   14:12:3120年第4PEKING UNIVERSITY YOUTH STUDIES高校育人环境建设本刊定稿下属的校园及周边治安治理专项组是地方高校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公安、教育等部门开展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指导督促学校与属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建立高校交通安全管理校警联动机制。公安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高校交通安全管理的执法机构,负责指导高校制定完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指导督促学校规范校园交通规划、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依法处置校园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培训考核高校交通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维护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等。教育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对高校交通安全工作的管理职责,检查、指导和监督高等学校开展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对高校工作情况进行评比考核,协调有关部门为高校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经费保障。高校:高校是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执行机构,负责建立健全并落实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完善校园交通规划,建设规范交通基础设施,实施日常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协助公安机关处理校园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为公安机关校园执法提供支持和保障等。

第二,明确高校交通安全管理校警联动机制的内容,在地方综治委的指导下,高校与属地公安机关建立校警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高校交通安全形势,通报高校交通安全情况,研究解决高校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明确高校交通安全管理的关键措施。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高校可依法采取登记、预约、收费等校门管理措施,限制外来车辆入校。车辆、行人进出校园,应遵守学校的校门管理制度。车辆、行人在高校内应按照交通信号、交通法规和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通行。校园内的交通信号与社会道路交通信号一样,具有法律效力。

车辆在任何情况下均须避让行人。车辆使用学校设置的停车场和停车位,需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缴纳费用。有关部门可考虑将高校停车场作为专门类型的停车场,提高收费标准,与社会停车场区别管理。

三、管理视角下高校交通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之策

上述法规的制定是解决当前高校交通安全管理问题的治本之策。但是立法是一个博弈、协调的过程,周期较长且前景并不明朗。在相关法规出台之前,高校应立足自身,通过加强、创新内部管理来维护校园交通安全。

1. 建立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高校应根据校园地理环境、校园面积、师生数量、道路状况和机动车容量等情况,制定校园交通管理制度。制度要明确学校各职能部门及院系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职责;明确校园各类道路、各类区域的通行规定;明确校园内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应遵守的交通规则;明确对于校园内各类交通违规行为的处理措施等。

针对很多高校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本校师生员工交通违规行为管理难的问题,可以在制度中配套一定的监督考核条款,将师生员工的交通违章违法行为纳入其所在单位年终考核,实现交通安全管理的全员参与。

2. 健全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高校应建立交通安全领导小组,主管安全保卫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党办校办、保卫、后勤、基建、规划、学生和教师管理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小组负责领导全校交通管理工作以及与公安交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部门。同时,高校保卫部门内部应设立专门的交通管理职能科室,落实人员和经费,负责具体实施校园交通安全管理。

校内各单位安全保卫工作主管领导是本单位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对本单位师生员工的交通安全教育。

3. 完善校园道路交通基础设施

高校应加大对校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按照交通需求和国家标准,对现有道路、交通信号(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停车场等道路交通设施进行改进和完善,消除校园交通安全隐患,满足校园交通需求。

例如,对于北京大学这样的大型校园来说,从交通的角度考虑,校园规划可考虑将若干具有一定相关性的院系集中起来,周边配建相应的学习生活设施,形成若干聚集区。各聚集区合理控制规模,2011年第4期内文20111230.indd   672012-1-4   14:12:31PEKING UNIVERSITY YOUTH STUDIES20年第4期本刊定稿高校育人环境建设学生日常教学、生活的交通出行均发生在聚集区内部,缩减出行距离。行政区应相对独立,设置在临近校园出入口的位置,方便同校外的联系[①]

4. 创新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模式

学校交通管理部门应结合本校实际,创新管理模式,实现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例如,可以采用智能化的门禁(或收费)系统对入校车辆进行管理,提高通行效率,减少校门拥堵;对入校的社会车辆限定行驶路线、限定停车区域,减少其对校园交通的干扰;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不同类型车辆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的实现人车分流;可以从民法的角度,用简易合同的形式来约束社会车辆在校园内的驾驶行为,违约者要承担民事责任,这样就避开了学校因没有执法权而产生的管理乏力问题,等等。

5. 发掘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现有法律支撑

按照现行法律法规,高校可与属地公安机关协调,以下列三个方面为突破点,寻求公安机关对学校交通安全管理的支持:

首先,公安交管部门应负责处理校内交通事故。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不论校园道路是否属于社会道路,公安交管部门在接到报案后,都应当依法进行处理。

其次,公安交管部门应负责查处校内超速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在单位院内、居民居住区内,机动车应当低速行驶,避让行人;有限速标志的,按照限速标志行驶。这实际上就赋予了高校自己设置的限速标志以法定效力,如果机动车违反这些限速标志行驶,同样构成交通违章,交管部门应予以处理。为落实这一条款,学校应设置限速标志和测速设备,并与交管部门联网。相应的,交管部门应对这些标志、设备的设置进行指导验收。

最后,公安交管部门应负责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管理。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治理属公安交管部门的管辖范围,其应在校园出入口位置和校园周边人车密集区域采取专门的治理措施,如增设红绿灯、增配警力等,改善交通环境,保障师生安全。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保卫部信息调研办公室干部 助理研究员

[①]林臻:《机动化背景下我国大学校园交通的优化策略研究》,同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