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试论拔尖创新人才的国际标准和北大学生工作的本土作为——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践探索为例

作者:刘 卉 魏培徵 周 蜜 发布日期:2012-01-18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多措施、多渠道、全方位倡导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国内多所高校推行如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重要举措,为他们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作为一项结构性、系统性工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涉及教学、科研、学生事务管理等诸多方面,北京大学各部门、院系都从本单位育人视角出发,积极探索拔尖学生的遴选标准和培养方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工作部门努力借鉴国外一流高校的育人经验,立足学科特点,发挥部门优势,不断尝试和积累经验,以期为进一步深化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国际标准;学生工作

 

为回应钱学森之问,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北大、清华等16所高校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以及环境科学等6门基础学科中率先试点,力求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突破。该计划有国家设立专项经费,每年从各基础学科中动态选拔优秀学生,配备一流师资和学习条件,通过革新培养方式方法、营造一流学术环境、提供雄厚支持保障,促使参与该计划的学生成长为未来阶段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根据该计划实施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北京大学于20113月开展基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试验计划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科研、学生事务管理等诸多方面,本文从学生工作对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立足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工作实践,比照国外一流大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途径,为计划的人才动态遴选和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并提出学生工作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一、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柏林大学的创始人,德国教育学家洪堡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即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人不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而且具有深邃缜密的思辨能力;不但人性、各种能力不受压抑而自然生长,而且认识到报答祖国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不但聪明,而且积极投身社会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洪堡  完人理念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已被全世界多年的教育实践充分证明,也深刻地影响了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我们所倡导的理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不仅在专业领域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卓越的学术成就,在个人品质方面也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学生事务管理是践行完人理念、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有利于拔尖人才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对创新思维的开发及创新理论、方法的突破都有独特的作用。

1.崇高的道德观念

一流高校里,道德和责任教育被视作人才培养之基,与专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认为,一所大学如果不愿认真对待道德问题,就违背了其对社会应负的基本责任。[]芝加哥大学前校长赫钦斯也曾说过,建立大学是为了给学者们和他们的学生们发展或者施展学术才能提供场所……大学使学生置身于一群有能力、勤奋、聪明的同龄人之中,通过激励机制为他们提供严格的学术训练,它设置了一个衡量学养的标准,只有具备那些通常被称作品德的优良品质才能达到这一标准。[]

2. 追求卓越的理念

世界一流大学拥有雄厚的办学条件和高水平的教学资源,历来以培养社会各界的领军人物为己任,其培养目标一以贯之地体现出强烈的拔尖创新取向。剑桥大学的培养目标是要吸收中学精华,  培养国家栋梁[]耶鲁大学本科生的培养目标直接瞄准未来世界的领导者。世界一流大学以培养足以影响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杰出人才为总目标,既符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特点,也符合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

3. 开拓创新的精神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创新人才大多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的事实说明,大学本科阶段教育对人才创新意识的养成、前沿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创新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加州伯克利大学对本校学生的培养要求是能够理解研究过程并了解如何创造新知识。斯坦福大学更是将具有探索和创新精神作为培养目标的核心。[]这种教育目标强调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促使教育对象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正是这种培养目标,使世界一流大学的本科生具备了解决复杂问题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4. 服务社会的意识

科学与社会的需求是科学研究工作的驱动力,判断一项科学研究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指标,是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具体的社会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将大学的教育职能与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文明紧密联系,致力于培养能够担负社会责任的领袖人才;普林斯顿大学则明确标榜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并将其贯彻到教育过程的始终。

5. 广阔的国际视野

学术是一项国际性的事业,世界优秀高校普遍认同,以高深知识为工作对象的拔尖人才更需关注知识的前沿发展动态,方能促进文化科学的不断创新。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哈佛大学提出哈佛毕业生不仅是美国公民,更应是世界公民[];而麻省理工学院的使命在于在科学、技术和其他学术领域增进知识,培养人才,以便在21世纪为国家和世界提供最好的服务。[]

二、学生工作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

从国外高校的经验来看,培养创新人才既需要课堂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同时也需要课外生活中对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实践与历练。对理工科学生而言,课堂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并不匮乏,而课外生活的锻炼和提升对其成长成才就显得更为重要。国外大学在课外培养平台的搭建和运营上较为成熟,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 专业学生社团

国外理工科拔尖人才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平台是搭建专业的具有较大影响的学生社团。以美国为例,虽然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种类繁多,但理工科学生普遍选择将主要精力投放在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科技类社团,这些社团汇集了专业领域内的英才,可以通过日常的科技创新活动实现优秀人才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把主业知识的增长、竞争精神的培养、学生之间交流和娱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例如,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of Civil Engineers,简称ASCE)  在美国各高校共有650多个分会,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中有非常大的影响力。ASCE学生分会主要活动包括:定期邀请校外专业人士做专题报告;组织参观施工现场、工程项目中心、废物焚化工厂等;参加社区服务;参加土木工程学会全国或区域性年会,  同外校进行交流。

2. 社区服务锻炼

国外理工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重要平台是社区服务,或称为服务性学习,主要针对优秀人才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进行强化和锻炼,使学生通过在现实环境中运用知识技能服务他人,达到服务与学习的双重效果,是对专业技能和素质培养的有力补充。

加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服务性学习对学生的影响》发现:第一,服务性学习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学分绩点、写作能力、批评性思维能力)、价值观(  投身于行动、促进种族理解)、自我效力(self-efficacy)、领导能力(领导活动、自我评价的领导能力、人际能力)、服务的选择能力、大学毕业后参加服务的计划等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第二,以课程为基础的服务性学习对学生的学术性发展影响最大,  尤其是是写作能力。第三,参加作为服务性学习课程组成部分的服务活动对除了人际能力、自我效力和领导能力以外的所有指标都有显著的帮助。第四,服务性学习对学生毕业以后的职业选择影响最大,他们倾向于在服务的领域中选择职业。

3. 校企联合实践

国外大学理工科的拔尖人才培养也十分注重实践,有些国家甚至可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工作的实践机会。大学生企业实践多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德国的高校即非常重视实践课程,高校与企业界密切联系,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上岗实习的机会;法国的著名的滑铁卢大学的校企合作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扎实的工程技术的能力,也产生一大批创新成果并使学校获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瑞士的大学通过校企合作、人才交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著名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每年有近半数在校生在世界各地饭店实习;学院经常组织各种参观、调研等实践课程,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工作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的初步探索——以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对于北大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是落实十七大精神,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又是实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承担高等教育历史使命的主要途径;既是加快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题中之义,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内容。在探索学生工作服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北大各理工科院系学生工作部门进行了大量尝试和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下文仅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简要总结学生工作在服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长期以来,该学院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学院基础设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宽进严出,实行宽口径的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在第一课堂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扩展第二课堂,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载体,围绕学生,促进课内、课外的融合;以科学化、精致化为目标,改变学生管理模式,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建立有利于创新精神培养和实践能力锻炼的评价体系。

1. 明确目标定位,强调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新时代的理工科拔尖创新人才既要全面发展,又要重视个性的培养;既要有牢固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专业技能,又要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较高的政治敏感度,又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2. 强化思想引领,完善人格塑造

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汲取和回馈知识,认识了解社会和回报社会的过程。学院与九道湾社区开展长期性的共建合作,学生通过帮助孤寡老人、照看残疾儿童、环保宣传等志愿服务等获得了内心的升华和对社会的真切认识。2011年,学院又联合河北雾灵山区的留守儿童学校,开展两只大手拉小手,你我相伴助成长的爱心资助活动,学院教师身先垂范,自愿结对资助困难留守儿童,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搭建老师和留守儿童的沟通桥梁,老师和同学携手合作,以二对一的形式密切关注留守儿童成长动态,给予针对性帮助。

3. 建立评价体系,营造激励创新的学院氛围

第一,举办学院学术创新大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促进师生互动,推进学术创新活动。学术创新大赛是学院内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广泛性的竞赛活动,旨在为全院学生搭建一个理论探索和创新研究的平台,构建一座思想碰撞与交流的桥梁。自2008年首届大赛举办以来,学术创新大赛始终坚持砥砺创新,繁荣学术的宗旨,在激励学生科研能力发展的同时,促进高层次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一项涵盖我院各个专业并受到老师和学生普遍关注的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的学生学术活动。学院以大赛为龙头,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工作载体。四年来,围绕学术文化节学院举办相关讲座近三十场,有效地活跃了学院的学术氛围。

第二,设立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奖励评选体系,努力做到公正、公开、透明,尤其强调创新能力、科研潜力,激励学生进行创新。

4. 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载体,搭建学生创新和实践的平台

第一,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创新项目运作。学院指导下的清洁发展机制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社,目前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项目运作模式。

第二,加大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在北京市西城区环保局、浙江省金华市环境监测中心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一线实践锻炼的机会。

第三,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结合当地区域发展需求,探索院地共建模式。在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背景下,学院与河北省鸡泽县、陕西省神木县等地方政府开展共建合作,根据区域发展需求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四、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进一步思考——立足更广义的学生工作视角

1. 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思想道德修养,一方面是政治立场。国外大学的拔尖人才培养将道德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这对于中国的高校同样适用,尤其是在当下企业家学历造假、教授学生学术造假的现象曾出不穷,对人才的道德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最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中国所培养出的拔尖人才应该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当然,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要讲究方式方法,避免变成政治说教,而应突出思想性和知识性,引领学生健康发展。

2. 科学创新素质的培养

就理工科学生来说,学术研究在其学生生涯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做好学术研究对其大学生活以及未来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意味着具备优秀的科学创新素质对理工科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国内高校对于这一问题高度重视,通过第一课堂的学习和学生课外活动工作相互补充,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培养,但是也需要认识到创新培养仍然不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在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方面的培养。

3. 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大多数同学只能停留在了解国外情况的基础上,而无法真正做到有信心、有计划的统筹全球资源,在世界的经济浪潮中寻找发展机遇,只能称为具有国际化的懵懂意识,还并不能算作真正具有国际化的视野。这就需要高校搭建更多的平台,更多的国际学术研讨、科技创新竞赛,使国内学生可以与国际一流大学学生更大范围的接触、学习和竞赛,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进一步树立更加国际化的个人发展目标。

 



作者简介:刘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  讲师

      魏培徵  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学生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  助教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工部工作人员  助教

[] 德里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责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143 页。

[] 威廉墨菲、D.J.R. 布鲁克纳 , 彭阳辉译:《芝加哥大学的理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第 32 33 页。

[] 梁丽娟:《剑桥大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第 135 页。

[] 梁丽娟:《剑桥大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第 135 页。

[] 王英杰、刘宝存:《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 366 页。

[]  Mission and Origins, http: web.mit.edu/facts/mission.html, 2011 12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