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精致化要求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二级体制的问题与思考 ——以北京大学为例

作者:虎翼雄 努尔兰•巴合提努尔 发布日期:2011-09-11

 摘要:高校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的完成需要校学生资助中心和基层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两者的通力配合。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定位不同以及工作重心的不断变化,两者在协作上会产生一些差异和问题,这会影响到资助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因此,高校资助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法,使资助工作按照精致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质量。

关键词:精致化;学生资助;二级体制;问题

 

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不仅仅涉及到学生个体健康发展的问题,还影响着当前高校和谐稳定的大局。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资助服务,并通过这项工作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提升家庭困难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与竞争力,是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和各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学生工作精致化的大背景下,资助工作的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要求学校、院系的通力配合。但由于两个层级单位的工作主体不同、工作方式不同、工作分工不同,资助工作在两者配合时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本文希望在理清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探讨可能的解决办法。

一、校、院两级资助工作的管理运行方式

1.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的运行模式及人员组成

学生资助中心为挂靠在学生工作部的实体单位,统一管理全校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工作。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体系概括为: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以学生资助中心为龙头,以各相关职能部门为支撑,以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为基础。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国家和校内外资助资源,学生资助工作高级顾问委员会指导学生资助工作,专职工作人员和学生骨干承担协助性和辅助性学生资助工作[2]

从结构功能模式来看,北大学生资助中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信息采集和整理工作人员;第二,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第三,资助项目管理工作人员;第四,人员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第五,项目咨询及评估工作人员;第六,监察督办工作人员;第七,内部运行工作人员;最后,由中心主任全面协调各项工作[3]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对接各个院系的资助工作方面,校学生资助中心派专门工作人员对接各个学院的资助工作。例如,校学生资助中心安排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对接国际关系学院等五个院系的资助工作经手人,协调分配五个院系的助学金名额、类别等资源,并督促其工作的开展。

2.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资助工作运行方式及人员组成

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资助工作的运行模式可以概括为:在院系党委、校学生资助中心领导下,具体落实和分配与该院系学生相关的资助工作相关政策与资源,并面向学生分发收集各类资助材料。以国际关系学院为例,学院成立了以院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组涵盖学院团委、学工办公室、教务以及班主任、辅导员和主要学生骨干,并由学生工作办公室一名专职学生工作干部担任资助工作主管,负责协调学生资助工作。此外,在资助认定工作方面主要还依托班主任、辅导员。

因此,从总体来看,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和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虽均从事学生资助相关工作,但有所区别:

第一,工作主体不同。校学生资助中心的工作人员长期专职进行资助工作,对于资助工作整体更加了解;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的干部流动性较大,上任伊始对资助工作往往缺乏经验,并且院系学生工作干部还需承担资助工作以外的其他任务,如基层团委或者院系其他行政工作等。

第二,工作方式及分工不同。校学生资助中心负责政策的制定、资源的分配、工作的督促、数据的汇总。各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则面对学生个人,进行数据的收集、困难生的认定、各类表格的下发与汇总,以及各类助学相关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因此,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注重大局,需均衡各院系比例并熟悉各类助学金的相关要求;院系资助工作人员则与学生更加接近,全面地了解学生实际生活状况、家庭条件与成长需求。

二、校、院两级资助工作现存问题分析

在资助整体工作中,校学生资助中心和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的工作角色虽有不同,但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两者只有在每个工作阶段无缝对接,才能顺利完成学校资助工作。从实际工作情况看,资助工作的工作重心在学校和学院两级之间不断变化,而相关工作材料也在两者之间互相传接,学生所面对的工作部门也在两者之间转换,由此产生了以下几类问题:

1.由于各类资料的传递使得资助工作变得千头万绪,工作成本增加

随着资助认定工作水平的不断上升,家庭贫困学生的各类认定材料也越来越多。学生除了提交经济情况调查表,有时还需要提交父母健康证明、公务员收入证明等。比如,院系关于助学金的各项材料从分发到最后收回到校资助中心会产生数次传递。家庭困难生认定表、经济情况调查表、助学金申请表传递过程如下图[4]显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同学要最终获得助学金,其填写的表格分别需要经过4次传递。另外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申请表最终上交的同时还需院系补充或院系联系学生补充成绩单、感谢信等诸多材料。

2.由于对困难生的了解方式、角度不同,两者会对于认定工作产生差异

学院认定困难生是建立在对该同学平时家庭情况了解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和学生面谈、观察学生平时生活学习以及向其他同学了解的方式来对该同学的困难程度进行判断。校学生资助中心审核困难生认定,是建立在对该同学经济情况调查表上的基础之上,通过数据分析和标准比较来对该同学的困难程度进行判断。正如邹惠老师的研究表明,两者认定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认定结果产生差异,“一方面,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特殊的情况,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很难涵盖一个家庭面临的全部问题和特殊困难。另一方面,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本身设计的合理性也直接影响对学生困难程度的认定。此外,在基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还存在这样的情况:不注重学生家庭客观的经济情况,只依靠学生个人的陈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取决于学生对自身困难的感性描述和助学经办老师的主观感受,认定结果容易受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资助工作人员主观情感的影响”[5]

3.现有学校与院系的分工给助学金分配和助学贷款的催缴工作带来了挑战

根据现有模式,在学生资助体系中院系主要的功能,除做好困难生认定工作外,都是辅助性的。其他工作,如助学金分配、助学贷款申请等都直接由校资助中心面向学生完成。但由于对困难生认定标准和考虑依据的不一致,校资助中心经常会调整院系评定的困难等级,从而在助学金的具体配给中改变院系的评定结果,个别时候由于沟通的问题导致部分资助需求迫切的学生得不到最需要的资助。此外,学生申请助学贷款不需经过学院批准直接向校资助中心进行申请,但是在学生毕业后,催缴贷款的工作则是由学院进行。由于工作过程缺位,院系学工办对申请贷款的同学在办理贷款时提供的信息了解有限,给随后的催缴工作带来很大阻碍。另外,由于院系学生工作干部工作流动性大、助学贷款时间跨度长,也给催缴工作带来困难。

4.校学生资助中心与院系对于学生骨干的培养脱节

校学生资助中心不仅是一个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机构,也是一个重要的德育平台。近年来,资助中心通过学生助理和学生服务总队的方式培养了众多懂资助、能力强的学生骨干。这些骨干对中心的日常运转以及服务总队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骨干在对接各自院系日常工作、帮助各院系学生服务分队活动开展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却比较有限。相比较而言,校团委机关学生干部与院系团委学生干部以及校学生会干部与院系学生会干部的互动则更加频繁有效。

三、对于校、院两级问题解决方法的思考

学校资助工作的顺利完成需要校资助中心和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无缝衔接。如何使得两者工作衔接更加顺利、整体工作更加流畅,资助工作者需要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

1.助学工作应尽量简化步骤,降低成本

经济情况调查表、认定表、助学金申请表三者的内容基本一致,需要填写的内容均是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收入水平等。除了申请表的格式因助学金种类有所不同外,经济情况调查表和困难生认定表可以合二为一。在经济情况调查表的表格中开辟一部分为认定工作服务,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将相同的内容填写两遍,也为资助工作节省了劳动力,减少了时间成本,而且还降低了资料传递丢失的风险。此外,在院系做好困难生认定工作的基础上,具体的助学金分配已由校资助中心完成,院系在这个过程中只需履行盖章等行政手续,但事实上,由于有经济情况调查表和认定表为基础,这样的行政程序完全可以省略。

2.学校、院系应通力配合,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认定规范

在认定过程中,“简单划线设定认定标准”和“依靠学生描述”的方法都是不科学、不够严谨的。在考虑困难生认定时,至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首先是学生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生活标准和必需消费情况;其次是学生家庭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第三还需要考察学生本人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6],比如家庭成员是否患有重病以及是否需要赡养老人等。校资助中心由于从事政策性和整体工作,对于高校所在地的发展情况和学生家庭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应该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并给出参考标准。院系学工办作为接触学生最频繁的部门,应该对于学生的本人情况和家庭情况更加了解,在把握学校统一给出的相关参考依据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认定。双方要尽最大努力提高认定结果的一致性。或者在校资助中心要改变院系认定结果时提前沟通,以便于院系做好学生的工作。

3.助学贷款相关工作需要将诚信教育纳入日常工作,提高工作主动性

助学贷款的催缴是一项棘手的工作。如何才能将工作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这需要校资助中心、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对贷款同学提前进行诚信教育。学校学生资助中心需要在毕业前向贷款同学集中讲解贷款偿还的各项政策以及违约对于学生社会信用的影响,使同学们明白助学贷款的偿还方式、代偿政策、违约责任等;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需要将诚信教育融入到毕业生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并做好贷款毕业离校学生综合信息的登记工作,包括家庭地址、父母联系方式、学生去向及联系方式等,增加以后催还工作的主动性。

4.校学生资助中心与院系建立学生助理的流动机制,实现优势互补

校学生资助中心培养了懂资助的学生骨干后可以推荐给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在繁杂的基层院系资助工作中,一名得力的学生资助工作助理将会使工作效率提高。而院系在遇到家庭贫困、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回馈学校的同学也可以推荐给资助中心进行培养锻炼。

5.建立全面共享的困难生信息系统和通讯系统,实现资助工作信息化

在每年的资助工作中,有许多信息需要向同学们传达。这就需要校学生资助中心和各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建立和共享便捷、全面的困难生信息系统和通讯系统。这样可以减少信息传递的环节,增加有效性、增强针对性。

资助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但对于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每一位资助工作者的辛勤工作与大胆探索都将会使更多的贫困学生减少经济压力,安心学习。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工作的价值。因此,学校、院系需要通力配合,互为支撑,主动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努力提高工作水平,真正实现全校整体资助工作的高水平和精致化。

责任编辑:刘 



作者简介:虎翼雄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副书记  讲师

           努尔兰巴合提努尔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团委副书记  助教

[2] 王艳新、姜旭萍:《精致化视角下的政府与高校资助角色分割——以湖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为例》,《北大青年研究》,2010 年第 3 期。

[3] 王艳新、姜旭萍:《精致化视角下的政府与高校资助角色分割——以湖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为例》,《北大青年研究》,2010 年第 3 期。

[4] 此图显示的是校资助中心最新改革,即助学金申请表由校资助中心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填写,但仍存在需要回流到院系签字、盖章等。

[5] 邹惠:《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北大青年研究》,2010 年第 3 期。

[6] 邹惠:《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北大青年研究》,2010 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