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高校班级建设中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06级本科班为例

作者: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0-10-22

  摘要: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多元取向和差异化趋势,使传统的班级管理面临着较大压力。新形势下的班级管理与建设,应当以阶段化、个性化、多元化的目标管理体系为中心,依靠管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和创新思路、发展科学和创新这两个“基本点”,建设制度规范、氛围民主、文化健康、全面发展的现代班级。

关键词:班级建设;班级管理;制度建设;多元化方法

 

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与行为选择方面,存在着日益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化趋势。这既使得学生对个性化生活的诉求愈发强烈,又使班级管理和建设的压力与日俱增。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科多元的学术氛围和广泛的应用空间,使得学生呈现出更具差异性的成长道路和发展目标。然而就是在这样复杂的条件下,却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像2006级英语班这样充满凝聚力的优秀班集体。如今,这个班集体已经成功地走过了四年的时间,不仅创造了众多的辉煌和荣誉,也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其班级建设经验,可以借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模式加以总结。

一、“一个中心”——班级目标管理

班级的管理和建设过程需要一个核心主题。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06级本科班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和贯彻了目标管理理念,并以实践赋予了这种传统管理方法一定的新意。

(一)步步为营——强调目标阶段化

2006级英语班班级建设的发展轨迹来看,它的活动具有内在的延续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特别是一些特殊阶段的特殊活动,无不紧扣着社会变革、国家发展的主旋律。这主要得益于班级建设过程中对于班级目标的量化和支部建设的阶段化。

2006级英语班成立之初,其班级核心便在班级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始规划班级四年建设的阶段目标,并在每个阶段有所侧重(见表1)。经过审慎的分析,2006级英语班将班级建设划分为五个阶段,即组建期、协调期、融合期、发展期和成熟期,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主题和管理方法。例如,在“融合期”,即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对于大学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适应,面临着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协调和处理。与此同时,班级团支部也刚刚组建,需要不断地增强凝聚力。因此,这个时期班级发展目标便是以集体为单位,加强支部建设,在争创优秀班集体的同时,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兴趣。而到了“发展期”,班级支部建设已经相对成熟,班级成员也大都确定了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其中不乏在自己擅长领域显现出巨大潜力的同学。因此,这个时期的班级发展目标便转向以集体为依托,在保证支部蓬勃发展的同时鼓励班级个体张扬个性、发展特长。正是在这样明确、系统的发展规划下,2006级英语班在进入成熟期之后,班级建设和个人发展互相促进,形成了富有生机和活力、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整体。

 

12006级英语班阶段目标和班级建设

 

时期

目标

代表性活动

组建期

确定目标,组建班级领导核心

班干部选举。组织师生互动活动,了解每一位同学情况和特长

协调期

构建融洽班级、宿舍

中秋班级聚餐、秋游,

使同学们彼此认识熟悉、增进了解

融合期

协调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

增强集体凝聚力

组织暑期实践和班级志愿服务,

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发展期

支持有潜力的同学

发展其兴趣、长处

支持社团骨干和有特长同学的发展,

同时注意班级凝聚力和荣誉感的增强

成熟期

关注同学未来发展

组织就业、出国、读研交流经验介绍会

 

 

 

2008年,中国第一次迎来奥运盛会,北大则迎来自己的110周年华诞。在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中,第一个传递火炬的中国人是北大学生罗雪娟;奥运火炬北京传递的最后一棒火炬手是北京大学的老校长许智宏;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圣火的主火炬手是北大校友李宁。这既昭示着北京大学学界翘楚,时代先锋的重要地位,也象征着时代的主旋律和北大精神的结合与新生。

2006级英语班的筹划建立之初,便富有前瞻性地将班级建设同时代主旋律紧密结合起来,在班级建设计划(见表2)中充分考虑到迎接奥运的计划和需要。2006级英语班认为,面对奥运五环的感召,肩负传承北大精神的使命,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积极承担起志愿服务的责任,引领时代潮流,争做青年表率,充分展现出北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服务精神。

22006级英语班志愿者培训

时期

名称

内容

培训目标

20069

20076

教国旗班战士

学英语

作为这项英语系传统活动的第五届接力者,教授国旗班武警战士基本英语

让同学们从中体会

“责任,荣誉,国家”的意义,

提高志愿服务意识

2007

社区志愿服务

到蔚秀园小区,

义务为居民教授奥运英语,帮助社区清理宣传栏,

维护社区卫生

回报社会,

提高同学们作为大学生的使命感

2007年至

2008

暑期社会实践

学生自主组建团队,

选取时间地点,

到当地调研考察

开阔眼界,增强社会责任感

200712月至20089

奥运会志愿者

开展奥运会志愿者招募、培训等一系列活动

在号召大家积极参与的同时,

组织互助小组帮助那些因为志愿服务耽误课程的同学,齐心协力

 

 

 

 

 

 

 

 

 

 

 

 

 

 

 

 

 

 

 

 

 

经过长期的细心准备,2006级英语班做好了为北京奥运会奉献力量的准备。200853日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华诞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北大时指出:“当前,要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刻苦学习、发奋工作、支持奥运的实际行动。”随着志愿服务的展开,2006级英语班学生立刻奔赴礼宾、交通、媒体、竞赛、技术、物流以及观众服务等几乎所有的志愿服务岗位。外国语学院国家体育场观众服务志愿者团队获得北京大学通令嘉奖,是获此殊荣的唯一一支志愿服务队伍,在时代主旋律中谱下了辉煌的一笔。

(二)银河星光——提高目标区分度

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同学们中间,流传着一条“银河星光”论:每一位同学都曾是各自天空中最闪亮的一颗星星,然而走进北大这一条耀眼的银河中,则很难看到自己的光芒,从而经历一个“自我平庸化”的过程。然而,正是每一颗星星的闪耀,才造就了银河的璀璨。一条灿烂的银河,离不开光明的群星。2006级英语系本科班的同学们走进“银河”的时候,也曾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班委会从入校之初,便充分认识到这样的情况,并在系统制定班级整体发展方案的同时,按照不同发展方向制定了具有区分度的发展目标,努力使班级成员在各自的舞台得到充分的个性化发展。

1.百年北大,学术为先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在学生培养方面离不开人文素质培养,离不开立足学术、力争创新。因而,2006级英语班以学术培养为每个成员发展的首要目标。在本科阶段学习之初,英语班就与团支部、指导老师共同制定了学术培养和发展规划。除了课堂学习和课外讲座,还注重通过其他方式拓展学生学术视野,提高学术素养。自2007年开始,2006级英语班便承办了英语系系报《八分之一》的采稿和编辑工作,所采稿件均为班内学生的优秀论文。此外,系刊编辑部采用轮换制,使得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在学术期刊上一试身手,激发了学生们对学术的无限热情。在这种系统的培养模式下,2006级英语班涌现了很多成绩优秀、学术有成的学生。

2.党团建设,相辅相成

党团建设一直是班级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6级英语班一直将党团建设作为班级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先进带动后进、个人带动整体的方法,不断发展壮大班级党支部、团支部,带动全体学生提高自我要求,追求更高的思想境界。在入校之初就建立了较为有力的党、团组织,以“成熟一批,发展一批”的方法不断地扩大党员在班级中的比例,提升党支部和团支部的凝聚力。在班委和团支部的带领下,2006级英语班成为一个温暖和谐、团结进取的大家庭,先后获得2006-2007年度北京市优秀班集体、2006-2007年度北京大学优秀班集体、2006-2007年度首都高校“奥运先锋团支部”和2006-2007年度首都高校“先锋杯”团支部等称号。

3.全面发展,各展特长

2006级英语班从组建之初,便鼓励学生自由发展,并尽可能地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班内同学多才多艺,有人能歌善舞,有人演技出众,有人擅长舞文弄墨,也有人精于捕光捉影,而无论每个人特长如何,都可以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舞台,并获得同学们的鼎力支持。比如白晨阳同学擅长主持和辩论,曾经代表北京大学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大学生演讲比赛”荣获两岸第一名,作为领队带领外国语学院获得“北大之锋辩论赛”全校总冠军,个人获总决赛最佳辩手,北京大学“演讲十佳”,先后主持过教育部2008年“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颁奖盛典、CCTV“希望之星英语大赛”北京选拔赛、中国工商银行“全国百家大学宣讲会”等,成为班级的明星,他的每一次比赛现场,都不乏同班同学为之加油的身影。

二、“两个基本点”——科学和创新

(一)科学管理,规范制度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一个集体发展的动力源泉。2006级英语班对班集体的科学管理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和检验了诸多有效的管理经验。

1.营造民主氛围

保证班级管理透明化,加强班级民主决策,对于班级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团支部和其他班级骨干高度重视班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的民主化。在班干部的选举上充分尊重同学意愿,按期举行班干部的选举,并鼓励同学毛遂自荐,担任各种职位。在每次集体活动之前,班干部不仅会就活动主题、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时间等利用课间展开班级讨论,还采用问卷或短信广泛征求同学的建议,在汇总同学们的意见之后再决定是否开展,怎样开展,充分考虑和体现同学们的诉求。

2.注重文化传承

班级文化是班集体的灵魂,组织班级活动之前必须考虑和衡量活动内容是否符合班级文化建设的主旨、有助于传承和发展班级文化。在活动组织和文化建设上,2006级英语班特别注重“特色”二字。在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英语班认真策划了三年的暑期实践,以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入调查和探索分析为主题,在随后的三年中,班级实践团分赴湖北、河南、陕西进行了实践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教国旗班战士学英语”是北大英语系的传统活动,入学伊始,班级就积极联系上一届学长总结经验,注意创新。2006级英语班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以《奥运安保武警公用服务英语200句》为教材,每周六为天安门国旗班战士培训英语。同时,英语班还积极参与国旗班官方网站的创建工作,并派志愿者担任该网站战士执勤英语版责任编辑。

3.推进制度建设

作为一种集体管理,班级管理需要明确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来规范和保障。2006级英语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确立了活动出勤量化制度。一方面,班干部的工作内容和同学们对该项工作的反馈意见得到了详实的纪录,形成了公开透明的监督平台;另一方面,有效地鼓励了班内同学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又给班内的评奖评优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在发展党员方面,全体团支部成员投票进行民意测评,并公布计票排名供同学监督。同时,每个学期,还会由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对每个同学进行综合评定,对每个同学该学期的总体表现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通过这种活动出勤制度,在班内形成了一种积极工作、积极参与活动的良好氛围。

(二)创新思路,多元发展

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指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间的分水岭”。同样,班集体建设的创新,也是一流班集体不可或缺的。如何在班级建设中实现创新,一直是2006级英语班不断求索的问题。在实践中,2006级英语班本着“各取所需,各选所长,各尽其能”的思路,在学术、实践和生活等领域的班级建设管理中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1.学术创新:立足科学研究

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是衡量学生和集体成绩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因此,2006级英语班始终积极组织同学参加学术创新活动,成绩斐然。校长基金是北京大学“本科生科研基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阶段学术研究的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也会为日后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基金遴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2006级英语班以班级的力量为后盾,积极组织大家申请校长基金,最终有三个团队申请成功并顺利投入到下一阶段的科研之中。

2.实践创新:立足兴趣发展

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社团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个人兴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以2006级英语班的学生为主力组织的英文戏剧研习社(EDS)排演的戏剧经常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并且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好评。在2008年度的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中,2006级英语班有两位同学参加北大合唱团并成功进入决赛。此外,06英语班的同学在爱心社、风雷社等社团中担任骨干的有19名,其中2人担任社长职务,其他社团活跃分子8名,文艺活跃骨干3名。

3.生活创新:立足和谐家庭

学习和实践活动,需要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作为生活基础。2006级英语班在四年的实践中坚持“生活即教育”的原则,把生活作为教育的源泉、目的,衡量标准和实现途径,倡导生活教育。

2006级英语班以“形式丰富,赋予意义,保证频率,重视质量”为指导原则,努力打造班级文化聚会,如为同学庆祝生日、庆祝元宵节、班会、野餐、游园、制作小礼物等活动,密切同学关系,传递友谊,构建和谐班集体。在辅导员老师和团委书记的创意下,还组织月度寝室长联席CLUB活动,包括“每月一歌”和“寝室生活场景模拟大赛”两个固定环节,并结合专题讲座和座谈等形式,依托短信平台向每位成员发送“每日论语”手机短信。CLUB成员自发组织了读书会、联谊宿舍谈心、生活互助、场景模拟大赛等活动,打破宿舍之间的隔阂,增进同学友谊,成功营造了“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良好氛围。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趋于差异性与多样化,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选课制度的宽松化,都为新时期的班级建设带来了新的难题。北京大学2006级英语班班级建设是在明确和细化的班级管理目标引导下,通过建立和营造坚强的领导核心和和谐的集体氛围,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些班级建设经验对兄弟院系乃至其他兄弟高校的班级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笑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硕士生

张甜甜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