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90后”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与生涯规划初探

作者:章梦昱 姚翔 姚卫浩 发布日期:2010-10-21

  摘要:90后”的大学生开始出现在各个大学的校园中并且逐渐成为本科阶段的主要群体。他们是否适应大学的独立生活,是否顺利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是否为自己做好明确的学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这些问题受到教育管理人士的广泛关注。如何帮助“90后”大学新生明确个人角色、对大学生活进行准确定位至关重要,应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共同努力,结合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和“90后”学生的成长特点,为其进行合理的学业及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新生入学适应;职业生涯规划;角色转换;“90后”大学生

 

一、“90后”大学新生管理的新问题:日益明显的“新生综合症”

  “90后”是指在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新一代。他们生于20世纪的末尾,却站立在21世纪舆论的浪尖。他们跟随“80后”,自一出生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既被认为是“幸运的一代”,同时也被指责为“垮掉的一代”。媒体及社会给“80后”贴的标签,一个不落又用在了“90后”的身上,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自我意识强、享乐至上、缺乏社会责任感、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独立生活能力差等。近几年,“90后”已经开始进入大学校园,并且逐渐成为本科阶段的主要学生群体。

  如果将大学本科阶段看作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的话,那么在诸如“富士康事件”和其他近期发生在各大校园的个体极端事件上,“90后”们的表现可以被解读为生涯发展过渡的失败。无论是从被万般呵护转变为独立自主的生活状态,还是从学生身份转变为雇员身份,“90后”们都表现出了角色定位模糊,不能主动融入到新组织和新角色中去,甚至因为迷茫失落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现象。对于那些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新生而言,普遍存在着“新生综合症”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无论从认识上还是行为上都不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环境[1],表现出焦虑、抑郁等心理不适症状,情况严重的甚至有自杀倾向。

  要想帮助“90后”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减轻“新生综合症”的影响,学生工作者就必须帮助他们尽快转换个人角色,从心态上适应新的人生生涯发展的需要,并且建立适应当前生涯发展阶段的行为模式。笔者主要从“新成员”如何成功融入新组织的组织行为学理论出发,探讨有关管理工作如何帮助“90后”新生成功融入大学生活的问题。 

 

二、影响大学新生适应成败的多层次因素

  按照组织行为研究的有关结论,组织成员适应成功与否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个人角色清晰程度,自我效能水平和社会接受程度[2]。也就是说,如果将成功地融入大学生活定义为:在大学中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群体活动中去,生活得更加快乐、积极和健康。那么,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前提是:个人实现对自我能力的肯定,个人在大学生活中角色定位清晰,以及通过正常交往获得同学老师们的肯定[3]。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因素对于大学新生的作用方式是全方面多层次的。

  第一,从个人层面来讲,提升个人的自我效能,可以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环境。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完成特定行为任务的主观信念,即“我能行!”“我可以做到!”,这些信念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学生更主动地探索未知,更积极地应对挑战,更迅速地适应新环境。自我效能的获得主要通过先前的成功经验,也就是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或获得某项成就,相反,持续的挫败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虽然“90后”新生一般都具有很强的自我效能,但是生活或者学习中的挫败感也会降低他们对于自己的信心,尤其在学习方法、生活环境以及同学能力都与高中时代迥然不同的大学校园中,存在很多会让新生感受到挫败的情境。那么,肯定学生获得的每一点成功,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挫败,就成了维护乃至提升他们自我效能的重要手段。

  第二,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讲,帮助“90后”大学新生明确个人在大学生活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大学生活在整个人生发展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对于个人适应环境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中学时代的全方位包办管理过渡到大学时代的自由放任,“90后”新生容易失去方向,将自由片面理解为自我放纵,或者轻易盲从、迷失发展方向。因此,学校有关管理机构需要正面地引导学生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提升自我认识的清晰度,尽早适应大学生活。例如,高校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讲座使新生明确自己可能面对的心理转折阶段以及需要确立的生涯发展目标,使他们以较为积极、乐观、自信的态度去面对大学生活带来的挑战。

  第三,从社会层面来讲,学生成功适应大学生活必须主动进行社会化,学生需要自主地与老师、同学和朋友等各类人群打交道,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是指个体所感受到的来自其所在的社会网络成员的关心、尊重和重视的一种行为或信息,它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接受度,缓冲个体的生活压力,对其社会适应和身心健康也可以起到积极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学新生适应性与社会支持存在密切的关系[4]。因此,学生的社会接受度会影响其适应环境的效果。虽然社会层面的关系多种多样,学生工作者也可以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在院系中开展新生导师制,或辅导员一对一帮助制,使学生和老师有一对一的交流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能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并指导他们更好地进行社交活动;另外,学校可以通过引导社团组织的发展,为学生创造良性的交流平台,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接受度。

 

三、对策建议:加强针对“90后”的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

  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社会接受和角色清晰度越高的个体,越愿意参与学生工作和社会活动,表现出更高的一般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和更低的抑郁,个体向外部寻求信息的次数越多,越愿意参与社会活动,表现出更高的主观幸福感[5]。因此,在“90后”大学新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时,需注意以下建议。

  第一,帮助个体清晰定位自己在一个新组织中角色。针对“90后”的入学教育首先要帮助他们明确个人角色定位,尽早规划自己在大学期间的生活与学习安排,是出国,是保研,还是工作?因此,学校应做好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方面的培训,并适当拓宽辅修、双学位等的选择范围,从而,为学生尽早规划大学生活和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提供客观保障。此外,在长期职业规划的基础上,学校还应帮助学生明确大学四年,以至于每个学期应该完成的主要目标,同时,有限度地拓宽职业选择路径。

  第二,加入社团与从事学生工作。“90后”大学新生可以在入学后,参加社团或从事学生工作,丰富个人生活体验,全方位地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提升个人角色的清晰度。在参与这些工作的同时,也可以扩大新生的人际接触面,结识更多的朋友。从社会层面上讲,参加这些工作能提升新生的社会接受感,促进其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第三,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避免新生由于相关信息的匮乏导致紧张焦虑。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开展心理讲座等活动,使学生对可能出现的心理状况有初步的了解,并可相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开展定期的心理咨询活动,鼓励学生抓住问题、尽早解决。

  第四,组织校园活动。学校在平时可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社会活动等。以北京大学为例,在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会举办社团招新,团委、学生会各部门招新活动等;在每年五四青年节来临时,还会举办各类主题活动、社团大观园活动等。学校鼓励新生积极参与其中,在轻松有意义的交流中建立起初步的人际网络,增强新生的社交技巧。

  第五,保障信息通畅。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鼓励新生寻求有助于明确自身角色定位的信息,同时主动为新生提供学业、学生工作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及时、客观的资讯,如校园第二身份、模拟简历等项目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亦或是BBS等各种丰富的网络资源,都可帮助新生通过信息的收集,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较为清晰的角色定位和路径规划。

  第六,给予高度关注。在入学三个月后,学校可以对新生的适应情况进行测量,对于那些自我效能、社会接受程度、角色清晰性较低的学生予以特别关注和引导,并开展定期的心理排查等工作。此外,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校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辅导工作,这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有积极作用。

  近年来,许多高校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互动、学生社团等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由于工作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往往无法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将参与学习这一教育理念整合进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加以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新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环境,对于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水平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社会对“90后”的关注,正在从自私自利等一系列的负面评价转向汶川地震中无私奉献等正面报道转变。在后奥运时代,“90后”依旧恪守着良好的志愿服务精神,努力为国家、为社会贡献着力量。然而,第一批“90后”大学新生走入校园,在适应校园生活、完成角色转变的过程中,也需要社会的支持,他们不仅仅希冀个性的张扬,也渴望被平等对待。他们面临着初入大学校园的迷茫和无措,更有着自己这一代青年身上所背负的独特挑战。

 

作者简介:章梦昱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008 级本科生

          姚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讲师

          姚卫浩   北京大学党办校办副主任


[1] 宋斐:《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与教育干预模式探讨》,《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2 期。

[2] Bauer T.N., Bodner T., Erdogan B., Truxillo D.M.& Trucker J.S.(2007).Newcomer Adjustment  during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Antecedents, Outcomes, and  Method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3,707-721.

[3] 李宜轩、王奕、章梦昱、陈坤、曹霆、方锐、雷蕾:《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纵向跟踪研究》,北京大学挑战杯2010)跨学科竞赛作品特等奖(未发表)。

[4] 柳春香、任泽港、江雅:《大学新生适应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 年第 3 期。

[5] 李宜轩、王奕、陈琨、姚翔:《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状况的跟踪研究——组织成员社会化适应模型的校园实证》,《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待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