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BBS再发展
——以未名BBS为例

作者:蒋广学 李婷婷 发布日期:2010-09-29

摘要:北大未名BBS是我国高校BBS领军站点之一,十年来在北大校园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当前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未名BBS和其他高校BBS一样经受了严峻的挑战,面临着重新定位和再发展的压力。在对未名BBS发展历史和现况的探究以及对新媒体功能特性的理性分析基础上,高校网络管理者应适时调整BBS功能定位、加强自身建设、控制校外网站影响、注重人才队伍选拔,为新形势下高校BBS的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BBS;新媒体;高校;再发展

一、未名BBS的发展历史

北大未名BBS站(https://www.bdwm.net)于1999年开通、2000年正式运营,目前已成为北大唯一的官方BBS网站,十年来在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一代代未名人的努力下,到今天已拥有近十万用户,近千个不同版面,日最高在线人数曾达7000人左右,是高校BBS领军站点之一。

2005年,为加强对北大未名的管理、维护和发展的保障,北京大学在原有的由站务委员会对网站行使日常管理、维护职能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未名发展委员会,由学校主管领导和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主要学生站务担任委员,并责成北大青年研究中心进行日常管理和指导,从而进一步理顺和规范了未名BBS的管理体制。未名BBS的学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站务委员会和发展委员会积极与学校沟通配合,为全校广大师生创造了文明而和谐的网络环境,同时也延续和发扬了北大校园文化的传统特色和独特魅力。

无论从个人还是从群体的视角来看,未名BBS十年中都具有如下历史作用:

1.未名BBS是北大十年发展的客观见证和历史记载

作为北大青年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的忠实记录者与学生学习、生活的亲密伴侣,学校的大事小情、每一时期的热点话题和重大事件都在未名BBS得到反映和记录。

2.未名BBS是北大学子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和有益补充

在校园人际交往共同体的组织过程中,网络的力量不可小觑,像院系、班级、各类学生社团这样的传统的人际共同体,与未名有着密切的联系;以版面网友为基础的网络交往圈一直比较兴盛,以此为依托可以凝聚不同兴趣爱好、不同领域的各类学生,形成新的交流圈和亚文化群体。

3.未名BBS还为北大学生参与校园管理、发挥监督作用提供了重要渠道

校园BBS作为师生自发组织起来的网络交流载体,其功能不仅表现为记录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而且表现为广泛表达宣泄青年的思想和感情,包括对置身其中的高校管理、建设和发展的各种意见的汇集,对北大教学、科研、服务各种问题的建议。虽然网络意见的表达具有自身的特点,但在客观上也能汇集青年的民意,成为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参照系和风向标。

4.未名BBS还为生管理者提供了互相协作、发挥团队精神的实践平台

北大给未名BBS学生管理者设置的制度是相对宽松的,学生站务主要由自发方式民主产生,站务组自主制定管理方式方法,合理分工,相互协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网络的团队管理,较之于学校其他学生组织(如学生社团)中的协作,具有全新的形式,不仅因为它的非实体性,更缘于它对人的锻炼更根本地来自思维和心理上。如果作一个相对夸张的类比,它需要的是“法学家的严谨,社会学家的观察力和革命家的勇气”。

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高校BBS的深刻影响

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发展速度,往往超乎人们的意料。短短几年的时间,从基于web1.0的BBS网站到基于web2.0的SNS平台,以及今天的微博客,人类的传播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无论是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这样的传统媒体,还是单向信息发布特点的门户网站和BBS论坛,都不同程度受到各种新型传播技术和方式的影响和挑战。

新媒体的发展还带来了一个新词:“微革命”。2010年2月份《新周刊》博客有几篇文章讨论这个话题:“Twitter等微博产品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互联网的新形态,也是媒体传播的新格局。它们以外包式的新闻聚合每一个微小的个体,由‘微信息’和‘微交流’共同推动‘微革命’”。包括人人网、开心网这样的SNS网站在内,新媒体的出现不但以其新的强大媒介功能迅速传播,更以其社会、心理等方面的溢出效应而广受关注。有调查显示,高校学生用户在SNS网站上花费的时间,已经与在BBS上花费的时间等量齐观,甚至要超过后者。

在这样一种足以影响人们的虚拟生活甚至现实生活的新媒体潮流面前,作为当代最敏感人群的大学生自然会首当其冲,而其对原有校园生活的重要伙伴BBS的冲击之大更是不言而喻。新媒体迅猛发展对高校BBS的深刻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直接体现在用户分流方面。BBS在信息传播结构上,与Web2.0时代的新兴网络产品有着明显差别。网友在BBS上面对一定的话题时属于参与和从属的地位,这就与个人成为信息传播主体的新媒体很不相同。并且新媒体中信息更容易实现即时的互动和传播,而不是像BBS中需要去浏览和搜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用户向新媒体转移的现象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其次,在新兴网络平台的环境下,BBS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学生用户往往在新媒体中首先接触到信息,进行理解、筛选,作出反应,然后再转发或转载到BBS上,使得BBS成为一个“第二步”的信息载体。根据北大青年研究中心对SNS网站兴起以来未名BBS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BBS的账号总数在几年中稳步增加,版面浏览时间和登录次数同样也是逐年增加。但是,主题贴数和回贴总数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年平均在线人数虽然维持在2000以上,但逐年在减少。以上这些情况表明,高校BBS确实处于新媒体带来的“危机”中。

再次,在网络话语权方面,BBS的声音带来的思维碰撞、讨论交锋的氛围在新媒体环境下有呈弱之势。这主要体现在浮躁氛围泛起,较少有冷静理性的讨论和互动。网络的舆论力量早已成为一种正式的社会现象,并进入公共话语。但同时,在网络BBS话语权方面,它也有着与新媒体不同的特点。笔者认为,BBS论坛和SNS网站表现在舆论上的一个重要不同是:和SNS网站以及微博网络架构的分散性、“点对点性”相比,BBS论坛的热门话题集中性或许更能体现用户群舆论的热点潮流和关切的热点话题,在它上面可以形成一股“潮”,进而产生一种新型的话语权。BBS的这个特点也是我们可以抓住并加以强化和发挥之处,而新媒体在这方面的表现则没有那么明显;当然,微博中大量的信息碎片在一个主题下集中,也可能汇集成事件流、思想流,大量集聚后成为热门话题。

三、关于未名BBS再发展的思考

面对BBS的危机,结合未名十年的发展历程、功能属性和前瞻性思考,以及对新媒体的分析,从未名再发展的角度,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因势利导,适时调整功能定位,积极引导青年思想舆论。

网上网下共同努力,培养兼容并包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和独立、自由、负责任的思想言论立场,坚持把未名BBS建设成独特的具有校园特点和大学生特色的主流网站,使之成为弘扬北大传统、繁荣校园文化和促进青年成长的重要舞台。

话语的力量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话语也不例外。作为看不见摸不着的非实体网络,如何使它更好地施展力量,如何能够使网络舆论产生积极影响。福柯在研究中表明,话语机制必须附着于众多的非话语机制才能发挥作用。语言同产生它的环境、同它引起的结果相关联。马克思指出,语言本身是一定共同体发展的产物,客观条件改变之后,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因此,发现网络话语的力量这个现象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透过它来探究支撑这种力量发展的各种条件。

未名BBS是北大学生充分表达个人意见,在合法合规范围内享受言论自由的网络场域的重要平台,仅这样还不够,我们还需有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做法,培养青年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发掘北大学生深层的社会责任感。在具体的建设中,可以由未名BBS发展委员会提供指导,由未名BBS站务委员会具体牵头,开展形式多样的鼓励青年学子发挥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的线上和线下活动。例如:开展定期网络在线形式的笔谈,或者鼓励开展一段时期内的时政主题论坛等等,通过网络机制推动互动交流。

当前,北京大学已有校刊、新闻网和《北大青年》等校园媒体,在这些媒体上同样有推崇思考和评论的版块,未名BBS较之于它们的特点是,用户的评论或思考成果一经发表,互动效应十分迅速和强烈,从而能够引起关注、形成热点,更重要的是促使新观点的产生,起到澄清见解并展现思维方式多样性的积极效果。

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高校BBS的发展必须与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相促进。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表达能力以及负责任的思想言论意识,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从这个层面上说,未名BBS的建设与发展与北大教育改革的目标指向不谋而合。

第二,加强未名BBS自身建设,改进软硬件服务,稳固和扩大用户群基础。

用户群是未名BBS存在的根基。如果网站建设和内容没有吸引力,很难去凝聚青年学生,引导和教育也会成为一句空话。目前,未名的硬件设施及其维护水平可以满足运行的需求,学校在这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保障。同时,在未名软环境的建设方面则还应更加有所进步。

1.从视觉效果和使用感受上,www界面的美工和板块设计应该进一步更新,提升页面美观程度和使用便捷性,根据最新的进展,未名BBS新的页面已经基本设计完毕,预计即将投入使用。

2.应当考虑拓展未名BBS的生活服务功能,首页在已有的校园热点、学术讲座、失物招领等信息类版面基础上,改进设计,使用户查找和获得信息更加方便。前文提到未名近年来的水化趋势,水化不是生活化的必然结果,而是说明需要激励和引导。

水文是和有质量的文章相对的,贴近同学是未名的一贯宗旨,同时也只有贴近同学思考和生活的世界,才能提升人气,在此基础上提升讨论热度,话题更能反映现实,恰恰才不会导致水化。所以,克服水化和提升生活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

3.博客版块下移,适当降低所处位置的重要程度。未名BBS不是以博客为主要业务的论坛,近年来开设了博客功能,也即网友可以以账号为基础申请开设博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博客功能发挥得不是很充分。因为一来发布信息和实时交流的功能原来由相关版面就可以承担,二来对于网友建立个性化的文章门类和在此基础上的人际交往需求,未名拥有个人文集功能,个人文集同时可以设置好友文集链接,也能相应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所以博客版块原有的位置可以用新的更加实用的版块来替代。

4.修订、整合、完善站规及区规体系,推进未名的善治。现有的规则体系和原有的站规在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上有较大变化。站规修订工作始于四年前,由于任务的全盘性和工作交接,至今尚未彻底完成。但在实际工作中,从全站分区以来,各个区根据不同的定位和功能,在一批优秀管理员的辛勤工作下,工作开展井井有条,同时各区的区规在原有站规的基础上分别拟定了草稿,成为了站规修订的重要准备文本。在推进未名BBS建设发展的进程中,站规区规体系的整合是一个必备环节,也是一个根本性的环节。

5.功能拓展与内容导向相结合,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相结合。未名BBS本身架构、系统设置的改进,不能与机制创新相脱离。这方面的一个例子就是原创分制度的实行,原创分以用户账号参数的形式体现,旨在鼓励网友原创,提升未名文章质量。原创分制度以网友评论推荐、区务版务审批为工作架构,并将原创分评判权下移,放到版面管理范围中,在各区推广实行以来,受到网友热烈欢迎。SNS网站本身是经济体或者依托于一定的经济体,它的盈利性决定了它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完善系统设置和模式创新。而未名BBS作为为广大师生服务的非盈利组织,更要坚持服务导向,吸引、凝聚用户群,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我们的目的不同于SNS网站,但努力须是相同的。

6.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努力做到“未名就在你身边”。近几年的线上活动例如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合作开展的在线心理咨询活动、热点版面的征文等等,都是线上活动的有益尝试。在线下未名BBS一样要成为同学们学习、生活、工作的助手,例如在每年新生入学时,未名BBS可以招募志愿者,在管理员们的共同带领下为新生提供服务,同时宣传未名,帮助新生很快在上面找到需要的信息,更快适应大学生活。

第三,控制校外网站对BBS的影响,保持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相对纯净。

大学生浏览和使用较多的校外网站中,有众多积极向上的多元开放平台,但也存在一些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背道而驰的网站。上文提到,BBS在和校外网站的互动中,经常处于转发或转载的位置,这就要求我们控制校外网站对BBS的影响,根本上要促使BBS本身形成有见地的声音,提升管理员和网友的辨别能力,来应对社会网站良莠不齐的思想潮流,避免BBS成为校外网站声音的第二传播者,这是我们应当加以重视的问题。

高校中的问题同时可以理解为社会问题的反映。在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潮流中,拥有独立的思考、批判的视域,是北京大学广大学子需要具备的一种素质。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学校教育中培养的,并且可以而且必须是在校园网络的发展中被有意引导和潜移默化的。我们所主张的独立性、批判性思考,体现在网络上,不是用户仅仅接受和转载其他网站信息,而是在接受信息之后,正确面对现实生活,正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内在张力,需要对纷繁复杂的问题采取一种洞见的方式,并把它合理、有力地表达出来。

第四,注意学生管理、建设人才队伍的发现和培养,实现自发成长机制和选拔激励机制的结合。

未名BBS的管理员中站务区长就有数十名,如果算上版务将是成百上千。这些管理员基本是自发产生的,也即建立在网友自愿和个人能力基础上的。BBS的生存发展需要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美工人才,在过去基于网友热情的自然发展的基础上,站务委员会应该专门开辟工作小组,主动招贤纳士。在整体管理的层面,学校相关部门也应该在合适的时候设置一定的激励机制,志愿为主、激励为辅,将网络管理人员纳入人才培养的整体机制,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

互联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同样,对北京大学或相关高校而言,校园BBS的发展和嬗变以及新媒体的变迁,都将客观影响和改变大学校园文化生活和人才培养的环境和进程。因此,我们需要运用辩证唯物史观,科学、理性的分析和看待这一新形势、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