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高校的文化传承功能与思想引领作用
——对大学生“国学热”现象的反思

作者:孙华 发布日期:2010-06-03

作者简介:孙华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国学热”现象愈演愈烈,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学热”现象的成因、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都是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校更应当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培养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国学热  文化传承  思想引领

 

近年来大学生“国学热”现象,突显了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今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中,“传统文化”一词出现在高等教育的章节里:“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充分强调了高校的文化传承功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校注重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对培养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何谓“国学热”

 

简单地讲,“国学热”,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但学者们对“国学”一词的界定向来就有很多不同意见,对“国学热”现象更是褒贬不一。

 

1.国学的界定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周代的“国学”是由国家办的“贵族子弟学校”。 《周礼·春官·乐师》中讲“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随着朝代更替,国学逐步由初级教育演变为高等学府,《礼记·学记》中的“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到了清末,如《西巡回銮始末》中所述,国学已经成为最高层次的学校:“学堂之设,(光绪)二十四年业已议有章程:县设小学,府设中学,省设大学,循序递进,给照为凭;大学卒业学成,乃咨送京师国学,覆加课试,量才授官。所学皆实用,所取皆通才,而国家收得人之效矣。”

    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章太炎于19069月在东京发起“国学讲习会”,不久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学振起社,其“广告”云:“本社为振起国学、发扬国光而设,间月发行讲义,全年六册,其内容共分六种:(一)诸子学;(二)文史学;(三)制度学;(四)内典学;(五)宋明理学;(六)中国历史。”至此,“国学”一词在中国也完成了由“国家设立的学校”向“我国固有的文化、学术”意义的转变。正如邓实所讲“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国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国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别称[],就是中国的学问,即传统文化就是国学。

 

2.大学生“国学热”的成因与评价

“国学热”的产生与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上世纪初,以“民主、科学”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强烈冲击,一些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倡导国学[],例如胡适提出“整理国故”,认为“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国学”;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西方”学术热和九十年代初的“经商热”中,中国学术界开始出现了一股 “国学热”[];三是本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各高校纷纷成立国学研究院或国学班,在大众媒体的炒作下,“国学热”超出了学术范围,突显出学校教育的缺失。

100多篇有关“国学热”研究的论文中,对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多持肯定意见,认为学校教育应该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社会层面的“国学热”映照出当代学校教育的明显缺失,大学应从这一社会现象中看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效果、力度、方式方法、主体素质结构等方面的不足[]。同时,学界对于“国学热”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见:某些学者认为“国学热”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有保守主义的倾向,甚至是复古主义的倾向,这与大学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人才相抵触;有学者担心“国学热”是在质疑和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全盘否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会有负面作用;也有学者忧虑,强调“国学”,会出现“现代化脱节”现象,知识分子会重新钻进故纸堆里走向孤独。

大学生中出现“国学热”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北京大学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1992年)为标志,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都设立文史哲实验班,目标是培养“国学大师”;第二个时期是近两三年,以央视《百家讲坛》掀起的“国学热”为标志,南京大学、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先后成立国学院,大学生着汉服、行古礼、颂史籍一度风行。这两个时期的划分,可以在文献资料的年代分布中反映出来,1979年到2009年这30年,我们找出108篇有关“国学热”研究的论文,其中20几篇集中在北京大学《国学研究》出版的1995年前后,而其它的基本都在2007年以后的这三年。

正确引导大学生中的“国学热”,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出现的第一次文化热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盘西化”、“言必称西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在大学生中产生了极大影响。近年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思潮在大学生中再一次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大学中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学术研究甚至相关课程的教材都大量借鉴西方经典,中国的经济、法律、政治等方面的改革也在不断吸收西方经验。怎样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反思当前“国学热”对大学生的影响

   

当前“国学热”的出现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也是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近些年来,一些高校纷纷成立有关国学、传统文化和儒释道思想的研究机构,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安徽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等。媒体方面,中央电视台推出《百家讲坛》、《光明日报》开设国学版、百度搜索引擎设立“国学频道”、新浪网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等。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国学热”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冲击是不可忽视的。

 

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首先肯定的是,“国学热”加强了当代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稳步上升,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与日俱增,也乐意回顾自己的历史,清点固有的文化遗产,并从中寻找有益于今天的东西[]。有学者认为,“看现代社会史,当人均GDP达到2000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传统的回归,这是非常明确的现象,韩国也好,台湾也好,中国大陆正在这个当口儿。”[]

与此同时,国际上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现实意义也有了更多的肯定。1988年,74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召开探讨和平、发展、环境、民族、宗教、信仰等一系列问题的国际会议,物理学诺贝尔奖金得主、瑞典人汉内斯·阿尔文教授在发言中说:“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两千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设立国际“孔子教育奖”,主要奖励在教育、文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各国政要和专家。[]受此鼓舞,国人也更加激发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复兴“国学”的热情。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媒体市场化运作下的“国学热”也在大学生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北京大学所做的调查[]中,大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的最主要渠道是通过阅读书籍报刊,影视节目排在第二位。值得注意的是,学校教育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第一位的,各类书籍和影视节目所涵盖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传播更为容易,因而成为大学生接收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但是,鱼龙混杂的媒介信息,使身处“国学”热潮中的大学生无所适从。

老板云集的“天价国学班”、一夜成名的“学术超女”、名利双收的“国学大师”等等商业味道十足的媒体舆论引导让人感到忧虑,“这一轮国学热本身是卑怯媚权的现实选择。无论是新儒学者对封建专制的颂扬,还是电视屏幕对皇帝奴才戏的偏好,或者是《百家讲坛》对经典的‘改造’,都是这种心术不正的根子上生出的枝叶。”[11]《开心辞典》栏目曾启动“开心学国学”选拔,最终胜出的前九名选手均能获得北京大学国学班免试免费入学两年的奖励[12]。节目组表示,“开心学国学试图在电视传播特点和媒体责任担当之间寻找一个最完美的结合点,“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得到观众认可,并达到我们普及国学知识、拉近国学与广大观众的心理距离这样一个目的。”[13]然而,伴随着大量“文化明星”的诞生,媒体炒作下的“国学”被过度娱乐化解读,受众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昔日火爆异常的所谓“国学”栏目终于迎来收视率大跌。而且,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也不应主要由媒体来承担。

 

3.“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见贤思齐”,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理想效果。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叶君远指出,国学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层面,如中国的饮食、中药、茶、酒、瓷器、服饰等;二是技术层面,如武术、中医等;三是制度层面,如历代律令典章制度;四是精神层面,如道德伦理标准、价值观等。”[14]在当前的“国学热”中,大学生也高调地走上了“舞台”:复旦大学的学生设计“汉服”过“上巳节”;首都师范大学的学生穿着汉服祭祀屈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济南大学的学生举行笄礼仪式;人民大学学子再现射礼;武汉市5161820岁的学生举行首届汉服成人仪式等等[15]。调查表明,在应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哪些方面这一问题上,超过一半的人(52.1%)选择了古代文学作品,其他受到较多关注的是传统礼仪(29.41%)和民间风俗(10.42%),诗词歌赋、传统典籍和传统伦理规范被认为是最好的传统文化载体[16]。而对于穿汉服、举行成人礼等方式是否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大部分人认为是意义不大的形式主义。

 

三、文化传承与思想引领

 

1.传统文化传承现状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文化传承。《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的文化传承功能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文化应当以更加自尊和自信的态度走向世界。国学热不是建立在狭隘的民族主义之上的,提倡国学也并不排斥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国学本身就是不断吸取多种文化成分而形成的。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使大学生更加尊重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也应培养其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宽广的胸襟。

从北京大学的调查报告中看,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比较困难的”人数是最多的(63.2%),但是对这个问题的评价并不是完全消极的,只有6.47%的人认为非常难,还有将近9%的人对弘扬传统文化充满信心。数据显示,在大部分调查对象看来,弘扬传统文化的困难主要是在于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与当今社会生活脱节严重,并且内容太过于庞杂,增加了在传承过程中甄别辨析的难度。在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当大的挑战,以语言为例,85%的调查对象认为外来语言对中国语言具有冲击,其中57%的人认为这种冲击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只有15%的调查对象认为外来语言的冲击力量很小甚至没有影响力。之所以产生这种冲击,是因为在当今社会,外语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工作语言(29%),而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外语考试开始对就业产生重要影响(57%),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对这一点更加认同(71%)。因此对传统文化的偏好选择还会受到现实环境和个人价值取向的影响。但是从调查中我们看到,对于中国语言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大部分大学生采取的是积极的应对态度,91%的人认为有必要增强国民的古文素养,并且其中有64%的人认为这是很有必要的[17]

 

2.传统文化传承的方法与途径

学校应该成为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高校对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作用,要注重适当的方法与途径,要从大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在传道中创新话语方式。在全球化背景、市场经济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