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指导机制

作者:郑清文 路 鹏 发布日期:2010-06-03

作者简介:郑清文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北京大学团委学生团体部部长、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秘书长

 

摘要: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高校社团发展、管理与指导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在社团的管理和指导方面提出切实有效、系统配套的应对策略。有鉴于此,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一个认识,两条原则,三种转变,四项机制”的对策模式,以期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

关键词:高校管理  学生社团  对策机制

 

《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5号)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也是学校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在充分认识学生社团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学生社团的组织特性和外部环境也会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例如,学生社团组织与活动出现了组织松散化、管理人治化、活动功利化、外联过度社会化等不良趋向,因此,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加强对高校社团的管理与指导,兴利除弊、扬长避短。

 

 

一、高校管理与指导学校社团的突出问题

 

(一)学生社团自主性与学校管理规范性的矛盾

学生社团自主性与学校管理规范化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学生社团作为已经注册并运行的组织,学校对社团具有基本的规范性要求,部分学生社团带有很多“自组织”的色彩,内部的结构和制度不规范、成员流动性强和“能人治理”困境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学生社团的散漫性现实与规范性要求构成了一对矛盾。目前北京部分高校在进行社团管理的时候采用了“末位淘汰制”,也就是在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估中如果掉入最后若干名,就会面临被解散的危险。

其次,部分高校管理部门在活动审批等环节上过于严格,导致组织社团活动的热情受挫。高校社团管理和指导机构对社团活动的审查和评估往往着眼于学校大局,在一些涉及社会敏感问题的活动审批过程中尤其谨慎,对组织活动学生的评估风险的能力有所怀疑,而对于学生组织活动的热情则不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部分社团对于活动审批制度的抵触情绪。

(二)学生社团资源需求与学校资源供给的矛盾

学生社团所需资源既包括资金、场地等实体资源,也包括指导老师等智力和专业资源。调研显示,与学生社团的资源需求相比,学校实际给予的支持还远远不够。

在经费方面,北京部分高校人均社团工作经费不到10元,还有相当一部分社团没有得到学校经费支持。在场地方面,调研显示,虽然90%的学校对学生社团免费开放活动场地,但仍有60%的受访者认为学生社团对公共场所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在教师指导方面,调研显示,尽管72.1%的社团有指导教师,超过2/3受访者认为,指导老师对于社团“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而同样比例的受访者也认为,指导老师实际上并不经常指导社团。

(三)学校对学生社团“管理得多”与“指导得少”的矛盾

目前,许多高校对学生社团普遍存在“重管理、轻指导”的倾向。传统上,我们认为,社团的管理与指导职能是不可分的,谁负责管理社团,谁也要负责指导社团。但是,实际上,管理与指导职责在很多时候是必须分离的。一方面,管理注重统一、规范,适宜由单一主管部门负责;而指导则要因社而异,不同的社团具有不同的需求,往往不是一个部门所能胜任;另一方面,一些社团指导的学术性、专业性要求很高,社团管理部门并不具有相应的指导能力,由此导致了“管理”与“指导”的分离。因此,进一步加强社团指导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谁需要指导”、“需要什么样的指导”和“由谁来指导”这三个核心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真正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体制改革的四方面对策

 

在理论分析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科学合理的学生社团管理体制要素包括“一个认识,两条原则,三种转变,四项机制”。

(一)牢牢把握“一个认识”

高校的育人环境从20世纪末开始经历了从“总体性校园”到“后总体校园”[1]的转变,多元化的育人主体在满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方面各自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学生社团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不可或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日益显著,对于广大青年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但是调研中我们同样发现,一些高校对社团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这种轻视态度反映在高校社团的成立程序、活动审批和物质支持等各个环节。部分高校由于担心社团对校园安全稳定和对大学生专业学习的负面影响,限制学生社团规模的发展,人为设置高校学生参与社团的障碍;还有的高校在活动审批上完全漠视了社团活动的自主性,通过政策、场地和资源的控制限制社团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使社团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受到了严重影响,限制了社团多元化育人功能的发挥。

因此,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必须牢固树立“学生社团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军”的深刻认识,充分尊重学生社团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社团的积极性,在加强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给予更多的指导和支持,将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面效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  始终坚持“两条原则”

加强高校社团管理和指导,应该始终坚持“依法治社”和“以人为本”这两条基本原则。1.依法治社

“依法治社”,一是要建立健全外部监管机制,即学校要加强社团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建设,明确管理部门及其职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执行有力,努力实现社团管理和指导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二是要建立健全内部自律机制,即指导和督促学生社团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建立完备完整的规章制度,对社团的性质、宗旨、任务及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做出明确规定,增强社团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社团的民主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一是在社团管理部门与社团的关系上,要突出以社团为本,强化服务职能,想社团之所想、急社团之所急、应社团之所需,积极为社团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不宜管的过严、统的过死,更不能人为设置障碍或加以不合理的限制;二是基于社团的“能人治理”特点,在管理社团的过程中,要突出以骨干为本,强化联系职能,与社团负责人和主要骨干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良好关系,并要重视社团骨干的发现和培养,增进他们对学校育人理念和全局工作的了解,将他们紧密团结在党团组织的周围成为推动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

(三)  努力实现“三种转变”

1. 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引导”的转变

“被动防御”是指对学生社团负面影响的担忧超过了对其正面育人功效的认识,以社团“不出问题”为主要追求,从而对社团活动持“不鼓励、不反对、不支持”的消极态度,客观上造成了社团管理工作“小心翼翼”、社团活动“死气沉沉”、社团活动组织者“一片抱怨”的高校社团生态。

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引导”的转变,前提是对学生社团的育人作用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切实把学生社团当作有效的育人载体和宝贵的育人资源,彻底改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畏难情绪和“以防为主”的管理策略。

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引导”的转变,要着力把握好“关注”、“给予”、“协作”、“介入”四个循序渐进的环节。

所谓“关注”,就是要密切关注学生社团的建设发展与活动情况,以此作为观察了解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窗口和开展学生组织管理指导工作的基础。

所谓“给予”,就是要切实满足学生社团的合理需求,给予其自身发展和开展活动所需的场地、经费等资源,不断提升学生社团的育人贡献率。

所谓“协作”,就是要善于为学生社团“搭台唱戏”,通过协作来延伸的学校育人工作的手臂,“正规军”要敢于让学生社团从“游击队”走向“主战场”,并和自己“联合作战”。

所谓“介入”,就是学校要积极介入学生社团“自主性失灵”的领域,主动发挥宏观指导和资源整合功能,提高社团建设和管理的整体水平。例如,树立优秀社团和社团人典型,对他们的事迹和经验加以宣传和推广,营造良好的“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又如,广辟渠道,广纳贤德,为社团提供资深教授、名师专家、成功人士等优质的指导资源。再如,及时洞察和发现社团活动中的不良倾向和苗头性信息,加强监管和预警,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处理,防止风险扩大和危害蔓延。

2.实现从“一刀切”到“分类分层”的转变

“一刀切”是指忽略了社团的差异性而用单一模式进行管理和指导。在社团发展的早期,由于数量有限,种类不多,对不同社团采取整齐划一的管理手段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随着高校学生社团越来越多、分化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复杂,再用“一刀切”的老办法便成为了刻舟求剑、削足适履,因此,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对多样化的社团进行“分类分层”就显得尤为重要。

1)充分研究不同类型社团的育人差异,在社团成立审过程中合理规划布局。不同类型的社团在育人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育人的效果也有所差别。在社团成立审批过程中,一方面要避免成立过多同质性较大的社团,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分散和浪费;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组建具有突出公益价值和育人价值的社团。

2)细致评估不同社团对于育人的潜在负面影响,进行相应的分类分层指导。社团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不同的社团在发生消极作用上的概率和强度上也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根据社团的类型、属性、特征等要素进行分层、分级和分类,制订相应的管理应对方案,进行差异化管理。

3)认真研究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主动引导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对于不同年级、有不同能力发展需求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通过宣传和展示社团风采、详细介绍社团门类和社团育人功能等方法,科学地引导他们参与社团活动。

3.实现从“一手硬、一手软”向“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转变

长期以来,高校的社团工作存在着“重管理、轻指导”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社团的提档升级。随着高校社团发展的规模化、多元化和差异化,对学生社团进行有力管理和有效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更加凸显,二者缺一不可,必须要实现从“一手硬、一手软”向“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转变。

加强社团指导工作,必须以尊重社团差异性为基础,坚持从社团的需求出发,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的指导。要合理区分“组织指导”和“业务指导”,社团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组织指导”,即指导社团遵循规律,遵守制度,遵照程序,规范运行,并做好社团骨干的培训和管理;而“业务指导”并非社团管理部门之所长,更加适宜聘请具有业务专长的指导单位或指导教师来担任指导工作,但社团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寻找和主动联络符合条件的指导者,并对指导工作加以规范性的评估和激励,以增强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四)建立健全“四项机制”

1.建立社团制度约束机制

根据 “依法治社”原则,对社团的制度约束既包括社团内部的制度约束,又包括社团外部的制度约束。

社团内部的制度约束,首先要制定一部好的社团章程,对于社团的性质、宗旨、任务、会员的权利和义务、领导机构及职责分工等加以明确规定,奠定社团存续与发展的制度基础;其次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社团管理和运行所必要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规范,使社团组织和活动健康有序;再次要强化社团内部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保障各项规章落到实处和成员的合法权益,防止社团负责人专断和失范;最后,社团管理部门要对社团的内部制度约束给予积极的指导与帮助,比如,推荐社团章程和各项制度的范本,接受社团成员的举报和投诉,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社团外部的制度约束,就是要根据社团管理和运行中的普遍性问题,提出制度化的解决方案,既要注重“组织管理”,又要注重“行为管理”。在组织管理方面,主要包括社团的建立、退出、考核、奖惩等机制;在行为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活动审批、财务管理、设备借用、租借场地、宣传广告、出国出境等等内容。由于外部制度约束常常具有校纪校规的性质,执行主体又是学校社团管理部门,所以往往比内部制度约束更具有强制性和威慑力,因而在社团管理中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2.完善社团资源保障机制

完善社团资源保障机制,着重要解决三个问题:

1)保证资源总量的合理水平

调研显示,目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经费主要靠会员会费和企业赞助,而学校支持只位居第三;40%的社团日常活动经费中社会资源所占比例超过了50%30%的社团对社会资源的依赖高达76%以上。经过走访我们发现,各高校社团工作负责人纷纷反映,活动经费的不足不仅是困扰社团负责人的问题,同样也是困扰社团管理部门的问题;也就是说,目前各高校投入社团工作的资源总量与社团工作的实际需求相比普遍存在着较大差距。

尽管募集资金、整合资源是从事社团工作最具有锻炼价值的技能之一,但是,如果把过多的精力耗费在这些方面,不仅会影响社团负责人对于社团本身的关注和投入,进而影响到社团活动的品质;而且容易滋长社团的功利化和过度社会化倾向,并可能导致失控的危险。因此,学校通过固定拨款、专项基金等形式给社团提供相对合理和稳定的保障,能够有效地避免社团的组织退化和负责人的精力外流,使他们能够较为安心和专心地从事真正喜欢和需要的社团工作。

2)控制资源需求的合理成本

随着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独立核算的资源使用单位对学校公共资源实行收费制度,造成了学生活动成本高企,尤其表现为活动场地租借费在包括社团活动在内的学生活动成本中占据了最大的比例。

我们在走访中发现,目前,各高校除了免费的公共教室之外,能够用于学生社团开展研讨、训练和演出等活动的场所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制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都有相当一部分可以由社团管理部门独立支配的公共空间,虽然程度上略有差别,但对学生活动的开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尽可能为学生活动的场地提供保障,不收费或者低收费,以降低学生活动的资金成本。

3)建立资源配给的合理机制

调研发现,目前高校用于支持社团发展的经费既呈现出总量不足的特征,又呈现出配给不合理的特征,少数社团占据了多数资源。各高校中普遍存在着“资源倾斜-活动质优-评奖胜出-资源倾斜”这样一条循环链条,这就导致了“越给钱越有钱”、“越缺钱越没钱”的马太效应。要打破这一循环链条,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社团评价体系和有效的资源配给制度。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指社团评估的结果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社团的育人状况及贡献率,除了规模、活力、规范性和影响力这些因素外,还应该纳入更多的指标,或者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评估。而在社团活动经费的配给上,除了遵循“奖优原则”,还要兼顾公平与效率,既突出重点又照顾全面,发挥好资金的杠杆效应和导向效应,促进社团建设和发展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3.建立社团分类指导机制

为了加强社团指导工作,要善于对形形色色的社团分类、分层、分级。

所谓“分类”,就是要根据性质定位、活动内容和关注领域等标准对社团划分为不同种类,每一类社团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基本的规律,从而为指导工作提供一些具有普适性的方法和手段。

所谓“分层”,就是要根据社团组织的规范化程度和活动的品质,将社团划分为不同层次,据以确定对其的支持度。

所谓“分级”,就是要根据社团的规模、影响力、政治敏感度等因素将社团划分为不同级别,据以确定对其的关注度。

这三种分类方法中,“分类”体现的是社团横向上的差异性,“分层”、“分级”体现的都是社团纵向上的差异性。后两者的区别在于,“分层”的结果是“好中差”,可以作为奖惩的依据;“分级”的结果是“该不该多加关注”,可以作为监管的依据。

4.发展社团骨干培养机制

人,既是问题的制造者,又是问题的解决者;既是工作的对象,又是工作的资源;因此,做任何工作都要高度重视人的因素,在以“能人治理”为特色的社团当中就更是如此。

传统上,“学生干部”和“社团骨干”泾渭分明,前者一般仅指在共青团、学生会、班级等组织中任职的学生,而后者是没有“干部”身份的,两者似有“体制内”与“体制外”、“正规军”与“杂牌军”之别,在培养培训、奖励激励等方面都不能同日而语。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校园生态日益多元,人们对各方面优秀人才的认识和评价趋于均等化,“学生干部”与“社团骨干”的价值与贡献都得到了尊重和认可,从而融合成了“学生骨干”的新概念。像重视学生干部一样重视社团骨干,在许多高校都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加强社团骨干培养,光是转变观念、消除歧视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之后,“学生骨干”的涵盖面更广,但内在的差异性也更大。尽管不同类型的“学生骨干”在素质能力提升上有许多共性需求,但也不可否认,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层级还是带来许多不同的个性需求。因此,构建社团骨干培养体制,一方面要在满足共性需求的学生骨干培养体系中为社团骨干保留一席之地;另一方面,还是要针对社团骨干的需求特点,为其量身定做一些针对性、实用性更强的培训计划——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优秀社团骨干队伍。

 

学生社团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社团新一轮的发展,更加迫切需要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部门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借鉴国内外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经验,把握认识,坚持原则,实现转变,完善机制,探索出一套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合理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从而使高校学生社团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王 



[1] 这里借用孙立平勾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在资源控制和配置体制上变化途径的两个概念总体性社会后总体社会来分析校园组织生态。总体校园是指高校以课堂为主的知识传授和以共青团和学联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的育人体系,总体性校园的资源来源、学生动员方式、育人的机制都具有自上而下的输入性特点。而后总体校园则以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多渠道的育人体系为标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学生社团组织的空前发展,填补了传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