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新特点

作者:邱刚 刘洁纯 发布日期:2010-06-03

作者简介:邱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洁纯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选留干部

 

摘要:90后”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成型的阶段,新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去权威性”、“互动性”和“虚拟性”等特点给他们的人际交往模式带来新的特点。在新媒体背景下,应转变观念,从加强学生对网络理性认识、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实现对“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合理引导。

关键词:新媒体 90后” 人际交往

 

 

新媒体(New Media)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是信息科技与媒体产品的紧密结合,是媒体传播市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有专家也将新媒体简称为“TMT”,即高科技(Technology)、媒体内容(Media)和通讯传输(Tele-com)的结合。目前比较热门的新媒体经营模式不下30种。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模式也由原来的“单向传播”逐步让位于“互动传播”。网民从之前的信息接受者到现在的信息传播者,实现了身份的转变。随着博客、播客、微博、SNS社交网站的普及和大量应用,互联网逐渐成为公众交流信息、表达意见的平台。而新媒体也以其自身的特点作用于人们的人际交往模式。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其人际交往模式也因之有新的特点。

 

一、新媒体及其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一)新媒体的“开放性”、“去权威化”促进人际交往的广泛性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质最明显表现在传播层级的重构上。相对于架构在发出端和接收端之间平台的旧媒体,新媒体一开始就是从多元文化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一种多对多传播,“传播通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传播层级不再是有量化定义的,而成为泛化的和未定义的。”实现了“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社会化传播[]。相对于传统社会,人际交往会受制于地域限制、血缘、亲缘、工作领域等各种现实的社会关系。这种“开放性”的特质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泛化,互动频繁。

此外,由信息发布者主导的传播模式已经发生转变,受众不再作为单纯的信息传播客体存在,而是可以自主地发布和接受信息,传播主题由一元转向多元,原本建立和存在的信息传播的“权威性”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不同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都能通过新媒体来发表带有明显个人特征的信息,这种“去权威化”带来的自由打破了人际交往中原有的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那些有形无形的障碍,使得沟通可以自由、无时间地域限制地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和多元。

 

(二)新媒体的“互动性”、“虚拟性”影响人际交往的频度和模式

 

随着SNS网站(人人网、开心网、豆瓣网)及各类聊天互动工具(MSNQQ)的普及,由新媒体而带来的信息交互的“互动性”显得尤其明显。相对于之前的被动接受信息,受众的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进而影响他们的认知方式和接受方式,且各类意见发布的实时更新、分享等功能更是保证了各种思想和意见的交锋和碰撞。新媒体的“互动性”特点极大地提高了人际交往的频度,一些由于地域、时间等因素限制而久未联系的朋友在SNS类网站上能够实现每天甚至每分钟的信息交互,人们能够轻易了解对方近况,原本通过一个月甚至半年一次的聚会或者联络才能实现的信息互换,到现在由于沟通频度的上升而极大的缩短了周期。

然而,新媒体提供的交流平台依托于网络,手机短信、博客、社交网站、QQMSN等都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很多人以匿名的方式进行交流,在言行失范和真实可靠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虚拟性”的交流取代了面对面的活生生的交流,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出现的非身份交流导致人际交往模式的转变。例如曾经走门串户的拜年行为转变为千篇一律的短信拜年,过去写信、打电话或者定期聚会的方式改成了网上聊天、在个人主页上留言等形式。沟通途径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方便快捷,然而虚拟的沟通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情感疏离和信任危机,很可能出现对一些人非常了解然而现实中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情况。

 

二、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的影响

 

目前大一、大二的大多数学生和大三的小部分学生都是“90后”,可见,“90后”逐渐成为大学校园里本科生的主流人群。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成型的阶段,新媒体作为目前最强势、最为“90后”大学生接受和使用的传播模式,对其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不容小觑。

 

(一)“90后”大学生广泛接受并使用新媒体

 

20097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截止到2009630日,中国青少年网民(包括宽带网民和拨号上网网民)为1.75亿人,占总体网民的51.8%,大专及以上学历达40%以上[]。可见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大军的主力,其中“90后”大学生大多是一入学便拥有并且能够熟练使用电脑,更是最先接受新鲜事物的活力一族,各类新媒体形式在他们之间早就被接受并成为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90后”大学生的自身心理发展需求决定其对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与同龄人之间的熟练交际、选择专业或者职业、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等多个方面需要大量的学习。网络无疑是学生寻求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他们求知的主要渠道,通过社交网站、MSN等多重方式获取即时的、跨越地域限制的沟通也是他们摆脱“新鲜人”生疏感和迅速找准角色定位的绝佳方式;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张扬个性、乐于表现自我、自我中心意识强、思想开放独立[]等鲜明特点都与新媒体的“互动性”、“去权威化”传播方式不谋而合,原本处于学校中低年级的“90后”大学生在各类媒体中也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也可能对别人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信息发布平台的提供刺激了他们自我表达的欲望和张扬个性的追求,可预见到他们的行为可能影响的不再是小众群体,而是更加广泛的学校层级甚至社会层级,这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

此外,正如前文所述,“90后”大学生对电脑各类软件的熟悉和网络的接触由来已久,作为紧跟时代潮流甚至引导时代潮流的一代,在牢固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的前提下,他们对新媒体的认同度和接受度自然很高。

 

(二)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的新特点

 

1.90后”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出现新变化

由武汉大学发起的中国首份针对“90后”大学生的调研报告现实,互联网已经成为“90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仅就人际交往方式一项而言,传统的聚会联谊和信件交流等沟通方式已经被淘汰,仅有17.4%13.8%的“90后”愿意以这种方式交朋友;而短信电话和“聊QQ”分别以74.1%63.7%的比例高居榜首[]。借助人人网、豆瓣网、QQMSN等新媒体,“90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加轻松和便捷,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更加自由。各类实名制网站使得他们能够加强对朋友和同学的了解和沟通之外,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表达自我、观点交锋的方式;各类匿名方式的网络平台因其保护隐私的特性而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交流思想传递情感,或者成为紧张学习生活的一个泄压阀。他们希望通过网络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乃至期望与同学、老师甚至校领导平等对话,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2.90后”大学生的交往频度和广度出现新变化

之前由于上大学后,学校之间的地域差异而导致的高中同学之间交流沟通锐减的现象,在“90后”大学生之间很少出现。他们可以轻易的借助人人网或者开心网等实时更新的实名制网站对处于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朋友的近况一清二楚。并且还能与之随时交流,随时将自己所思所想所经历的事情发到个人页面上,随时将自己感兴趣或者认同的理念分享,以实现自我表现和信息交互。同学之间的交流频度大大提高,每天或者隔几天刷新一下大家的信息几乎成为“90后”大学生的集体习惯。

 

3.90后”大学生的信任状况出现新变化

据研究,“90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状况与以往大学生相比呈下降趋势。有近半数的大学生对父母、社会交往对象、新闻媒体持不信任态度[]。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时代背景、家庭结构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技术方面。“90后”是“生在电脑前,长在网络中”的一代。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泥沙俱下,“90后”的生活阅历不深,与社会接触不多,对很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偏简单、片面,很容易被网上一些错误观点、言论引导而误入歧途。此外,网络上人群鱼龙混杂,其“虚拟性”更是提供了隐瞒掩饰的可能。例如相当一部分“90后”有过约见网友的经历,与网上“差异过大”常常成为双方一拍两散的理由,因此,“90后”们在具备嬉笑怒骂的同时注意保持警惕,他们对网络上的感情或者承诺往往不相信,这份不信任潜移默化地折射到现实生活中,不轻易相信别人,对一切保持怀疑也逐渐成为他们的一个群体特征。甚至只有当其他人首先发出积极信息,他们出于感恩的心态才有可能做出尝试性的信任回报。

 

三、新媒体背景下对“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合理引导

 

90后”大学生对新媒体的高接受度和高使用度,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必然受到新媒体这一渠道传播信息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进行合理引导,成为一个重要并且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提升“90后”大学生对网络社会人际交往的理性认识

 

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之所以不同于现实,最根本的地方在于它对“人”自身的积极关注,把个人放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和以 “他律”为基本生活准则的现实世界相比,网络社会更强调 “自己”、“个性”和“本我”[]。因此,大学生学会理性对待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问题显得极其重要。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只不过是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在网络技术的新表现,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是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并且与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存在着转化关系。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关系确定等原本特点是网络社会人际交往无法替代的。因此,必须提升“90后”大学生对网络社会人际交往的理性认识,深刻理解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的工具性,不能把网上生活作为自身生活的全部,以免沉溺其中。

 

(二)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90后”大学生加强网络防范意识

 

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媒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就整个“90后”大学生群体而言,对媒体具有理性认识和有过媒体实践经验的仅占少数。因此,有必要通过开设课程和开展课外活动来加强此项教育;还能通过讲座、报刊编辑部、记者团等多种形式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培养他们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加强网络防范意识,避免其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

 

(三)网上网下相结合,促使学生自主锻炼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表达和交际能力

 

在确保大学生将网络交往作为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的一种延伸和补充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开展网下活动,同时及时宣传和反馈活动效果,实现网上网下相结合,促使学生自主锻炼现实社会中的自我表达和交际能力,避免出现“网上滔滔不绝,网下支支吾吾”的现象,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水平。思政工作者一方面可以通过网上宣传教育的方式传播人际交往的注意事项和相关技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心理工作坊、社团活动、演讲比赛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网上平等交流,网下和谐共处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王 



[] 辛摘:《新媒体的定义》,《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12期。

[] 汪頔:《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 CNNIC:《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 2009716日。

[] 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35期。

[] 戴长澜:《全国首份“90 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中国青年报》,200811月。

[] 许兴、陈永强:《“90 后”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及原因分析》,《心理研究》,2009年第2期。

[] 贺善侃:《网络时代:社会发展的新纪元》,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