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关于教育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大国青年心态的思考

作者:高静 发布日期:2010-06-03

作者简介:高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团委书记

 

摘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并逐步成为世界大国的背景下,中国国民需要具备大国心态,才能更好地促进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而作为肩负国家建设和接班人的青年大学生更要树立大国青年心态。随着“90后”步入大学校园,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当代“90后”大学生树立大国青年心态对中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国青年心态  90后”大学生

 

作为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的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正显著上升,也在国际舞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促进国家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必然要求国民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自信心与责任心,理性和宽容地看待问题,树立大国心态。青年是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胡锦涛总书记在与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值得信赖的,当代青年要努力成为推动历史进步、建设强大祖国的重要力量。”[①]因此,青年能否拥有成熟的大国青年的心态,能否承担起建设者的责任对中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09年开始,高校校园正是迎来“90后”青年新生。对于“90后”,我们不仅要解决“引导什么”的问题,更要思考“怎么引导”。根据其时代特点,高校基层团组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才能引导其具备成熟的大国青年心态。

 

一、大国青年心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

 

大国青年心态是一种成熟、理性、宽容的心态,是一种关爱个人成长、关心国家发展、关注世界动向的情怀。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中国青年才能具有符合中国发展所需求的“大国青年心态”。

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大国青年所必须具备的价值理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是经过历史实践检验的、能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起根本指导作用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也应当成为当代青年自觉的选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应该成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大国青年的理想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中华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大国青年的心态”不是抽象的、超然的,而是应该放在日益崛起的社会主义大国背景下思考。如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成为广大青年长期的指导思想与行动指南。作为大国青年,应该认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勇于实践,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奋斗终生的理想目标。

再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大国青年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不能没有自己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我们的青年,应该是胸怀世界、关心家国的,应该是积极开拓、勇于进取的,这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国青年的精神力量。

最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国青年的道德规范。大国青年心态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取向,更是一种内在的完善。良好的道德规范既是现代公民基本素质的要求,更是社会成熟的重要标志。广大青年应该树立起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体现,更是大国青年所必需具备的道德规范。

综上,大国青年心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和交集,大国青年心态所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本质要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共青团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了解“90后”的时代特征,从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引导青年,使“90后”青年具备成熟的大国青年心态。

 

二、“90后”成长的时代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地位的提高,国民心态日趋乐观自信,更具责任心、包容心和忧患意识。而在看待中国与世界关系上,“90后”相比7080一代更具客观、理性的心态。这种大国青年心态的形成与其成长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首先,从国际层面来看,随着全球化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国家间相互依存逐渐加深,世界环境发生深刻变革;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的不同文化和价值观都开始不断涌入中国。成长于这样的环境,一方面,“90后”更加具有国际视野;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受到一些思潮的影响,在价值判断上产生迷茫。

其次,从国内社会层面来看,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营造了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发展环境,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90后”的“成长环境相对前几代稳定了许多,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的动荡,也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的经济波动,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不容易产生挫折感和消极情绪。”[②]这种生活条件使得他们对个人的前景、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未来都充满信心,对未来的生活有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渴望通过个人的奋斗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社会发展。

再次,从个人经历层面来看,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为“90后”快速接收外界信息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也由此塑造了其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开放的心态。某种意义上,“90后”对电子产品和网络的依赖塑造了其行为方式。截至2009年,中国已有三亿互联网使用者,其中大多数是青少年。电子产品和网络的普及使得他们接受信息更加具有时效性和广泛性。同时,日益发达的电子产品与网络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地域隔阂,大大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信息交换与思想交流。这在熟悉互联网操作的青年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宽松的环境塑造了“90后”活跃的思维。

此外,日益频繁的中外青年学生交流活动也为“90后”看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外教授课、交流项目[③]等国际化交流平台,开拓了“90后”的国际视野,促进了国家间青年群体交流和沟通,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使他们能够以一种更加理性、更具客观的心态看待中国,看待世界。

 

三、“90后”的大国青年心态的时代特征

 

在和平年代出生成长的“90后”被认为是“幸运的一代”。但是,与前辈相比,他们也最不被看好,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然而,通过对国际关系学院0809级本科学生的调研,从北京大学“90后”的身上,大国青年心态的时代特征还是初见端倪的。

 

1.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发展密切结合

其实,“70后”、“80后”也曾受到过前辈的质疑。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两代人都承担起了社会发展的重任,逐渐被认可。同样,对“90后”也不宜有这种先入为主的看法。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可知,“90后”对自我发展有着较为清晰的规划,[④]其中“自己在大学四年最想得到‘知识和能力’”的学生占83%;同时,有67%的学生认为“自己未来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为信念和追求奋斗’”,远远高于“有身份有地位”、“随遇而安”等选项。[⑤]

同时,在后奥运时代,志愿服务精神渗透于社会主义新道德,促使着“90后”大学生在这种新道德规范的浸染下心怀国家,服务他人。在08级、09级本科生中,高达80%的学生愿意成为一名志愿者服务社会。[⑥]对于本科毕业以后的规划,有23%的学生选择去西部地区支教1年到2年;还有46%的学生表示愿意把去西部支教作为毕业后的选择之一。

这些数据都集中体现了“90后”胸怀理想的时代特征:他们的明确追求不仅关注自我,更与国家的需求高度吻合。

 

2.理性宽容对待争议性事件

要展现中国和平崛起、构建和谐世界的决心,国民尤其是青年所表现出来的国民心态至关重要。作为大国青年,应该具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包容地对待世界各民族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同时能够理性地看待历史,客观地面对现实中的各种争议和问题。

近年来,当国外媒体和学者日益担心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是否会盛行,中国未来的政治走向是否会被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所左右的时候,“90后”用他们的选择证明了他们是理性爱国的一代。通过对国内外热点问题的调研显示,“90后”对待历史问题和争议性事件的态度是比较理性和宽容的。对于“抵制日货”、“抵制家乐福”的行为,近70%的学生认为不能盲目进行抵制,要分析清楚形势,否则可能不利于解决矛盾问题,甚至会损害中国的利益。对于“郎平执教美国队”,有超过94%的学生认为应该尊重郎平的个人选择,认为郎平为推动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经越来越有信心、有能力处理好发展的问题。当然,发展的机遇期也是发展的攻坚期,中国国内目前也还存在贫富分化、法治社会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都是国家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尤其是中国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国,其国民必须对国家未来发展有信心,对国家能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有信心。

90后”生活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时代,相比前几代,他们对于未来有着较强的自信和较高的期待。通过调查,89%的学生认为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84%的学生对中国建国60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持积极的评价,有75%的学生认为今后的总体生活状况会越来越好,所有比例几乎比“80后”高出8%。而对日本、韩国青年所进行的同类型调查,仅有30%的日本青年认为今后的总体生活状况会越来越好,在韩国该比例也仅为48%[⑦]

90后”对社会贫富差距和弱势群体有着比较敏感的关心。在对所谓“卑微”职业劳动者看法的调查中,超过95%的学生对这个群体表示关注,还有62%的学生立志要改变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

 

4.向往青年外交

青年外交在国家外交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民间外交的核心内容之一。国家之间青年人的交往,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消除误会与误解,为国家间外交关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青年在国际舞台展示风采,可以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发展变化,增加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提升中国形象,凸显中国的“软实力”。根据共青团中央的数字显示,已有10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青年组织同我国青年组织建立了联系。2004年至2006年,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共组派出访团组155个,3157人次;共接待外国来华团组174个,6147人次。中国青年的国际交往正迎来黄金时代,青年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访问非洲时,突出强调了中非青年交流的重要意义,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⑧]

90后”的青年人非常热衷于国际交流,向往参与青年外交活动。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为例,超过90%的学生有出国交流的打算,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最理想的职业是外交官。[⑨]09级新生调研中,他们对青年外交的认可度很高,对于参与青年外交的意义,超过60%的学生认为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是发展国家间友好事业的有生力量,50%的学生认为参与其中可以促进国家间的民间交往和友谊,还有40%的学生认为参与青年外交可以像一名合格的外交官那样,全面提高个人的素养。为了能够努力积极参与青年外交,学生们态度非常积极,表示要确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和使命感,自觉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同时愿意学好专业知识,提高外语水平,希望能够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和形象。

 

四、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90后”大国青年心态

在中国正向世界大国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90后”是担当完成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中流砥柱。可以说,“90后”已经初步具备了大国青年所必须的一些特质,但要使这一代成为具有成熟的大国心态的青年,能够立足中国看世界、与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高校基层团组织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培养大国青年心态,高校基层团组织要帮助“90后”立足中国,了解中国。国情教育是塑造大国青年心态的根本出发点,充分了解国家的传统历史文化、认同建国以来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是建立和培育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基础。

培养大国青年心态,高校基层团组织要积极塑造“90后”的理性观念。世界各国都在复杂的相互依赖中生存发展,这需要青年对国际社会有着全面的了解和客观认识。对于历史问题,“90后”要避免“受害者情结”,要具备大国气度和宽容态度,不把过去的屈辱变成今天的仇视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对于现实问题,“90后”要以负责任的大国青年心态,积极主动地了解全球性和平与发展的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方法,支持国家主动争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

培养大国青年心态,高校基层团组织要为“90后”创造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通过国际交流、出国实习、旅游等方式走出国门,或创造与留学生、外教及国际友人的定期联系来了解世界,培养国际视野。“90后”青年需要在这些实践中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在与国外同龄人交流的过程中扩宽眼界,交换思想,介绍中国的实际情况,澄清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锻炼与各国人士平等交流的能力,尊重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建立国际友谊。

培养大国青年心态,高校基层团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基层团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桥头堡。面对“90后”青年,团组织要需要放下说教的旧有模式,迎合“90后”青年的思维特点,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形式新鲜、开放性强、互动度高的活动中,充分利用MSNQQBBS、手机短信、交友网站等多元媒介,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小道理”,让党团组织的政治主张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曾嘉坤



[] 胡锦涛:《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求是》,20089月。

[] 宁一:《中国人惹谁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69页。

[] 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中有26%有过出国交流经历。

[] 参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09级本科生职业规划意向调查表”调查结果,其中有明确规划的占98%

[] 参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09级本科新生调研”结果,本文中所有没有特别标注的数据来自于该调研。

[] 数据来自于“北京大学2008级新生职业规划书”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09级本科新生调研”。

[] 中日韩三国媒体联合调查小组:《中日韩三国国民心态比较调研》,《世界知识》,2006年第3期。

[] 胡锦涛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发表重要演讲》,人民网,20072

[] 参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09级本科生职业规划意向调查表”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