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指导 深度服务“90后”大学生

作者:袁 锐 发布日期:2010-05-20

作者简介:袁  锐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团委书记

摘要:“90后”大学生正在成为高校团学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青年自组织吸引和凝聚了许多“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平台。笔者结合自身思考和探索,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指导,深度服务“90后”大学生,促使他们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理性报国。

关键词:90后   青年自组织

当代青年成长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的需求更加广泛、具体逐渐走入大学校园的“90后”一代开始成为高校团学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他们新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与“90后”相伴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以其多元化的形态样式、多样化的组织载体,逐步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新的重要领域,是“最典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沟通、交流、聚集和联络的新载体如何把握“90后”大学生的代际特点,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指导,探索新的方式和手段来更好地发挥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引领和成才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全体青年“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理性报国”,值得每一位高校共青团干部深刻思考。

一、“90后”大学生的代际特点

一个时代有属于一个时代的青年,一个时代的青年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特点。本文关注的“90后”一代,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下丰厚的物质条件、相对多样化的思潮和自由竞争的开放意识,对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往往是家中的独子或独女,“充满自信、敢想敢为、个性张扬”成为了他们鲜明的印迹和标签。

此外,“90后”接受学校教育之际,正是我国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之时。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正式发布,标志着素质教育从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发展成为国家教育战略和“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青年群体的特点也随之发生着立体化的变化。“90后”既保持着与“80后”一定的连续性,又具有鲜明的自身特征;其思想认识的独立性、行为选择的多样性、价值判断的复杂性、个体特征的差异性明显异于以往青年群体。

1.价值观多样化,可塑性强,系统程度差

随着网络、手机等多种现代信息渠道的发展,日益开放和尊重个人选择的社会为“90后”一代提供了更多自主性和更大空间;同时,社会变革和开放交流又给他们带来观念的冲击。这一方面使得“90后”对不同价值观持有较为宽容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核心价值观缺失的问题。一项针对900余名北大学生追踪性的调研数据显示:在面对“如果需要你做出选择,你希望自己未来的生活状态是”一题时,“90后”与“80后”相比,选择“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的比例更高(参见图1、图2)。我们随即针对“80后”和“90后”这一年龄变量进行了卡方检验的同质性检验,得到卡方值为5.12(大于3.84),故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认为,“90后”较之“80后”关于理想信念的价值判断更加没有形成具体完整的世界观,因此其可塑性也更强。

  

图1:“80后”                        图2:“90后” 

2.需求差异明显,自主性强,协同意识差

改革开放的进程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得青少年自我审视与检验问题的积极性大为增加。“90后”更习惯于从自身实践认识过程来选择性地吸纳前人的观念,而非直接接受。他们自我选择性强,趋同意识淡薄,喜欢通过碰撞形成观点理念,寻求充分展示个性、创新求异的平台。从专业选择的角度上看,在一项以“90后”北大新生为对象的调研中,有63.9%的同学在本科专业的选择上是由自己决定的,较之以往大有增加,这从某种角度表明他们在选择决定上有很大的独立性。

在对900名“90后”青年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调查中,我们发现,以学生社团为代表的青年自组织已经成为了最受青年青睐的课外活动门类,成为了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载体。

图3  “90后”参与各类课外活动的比例

3.“眼高手低”突出,参与意识强,规划意识差

“90后”还呈现出“眼高手低”的特点,喜欢参与尝试,兴趣广泛,但缺少自我规划、也缺少较为持久的耐力和毅力。“90后”不喜欢被束缚在一个狭小的领域中,而是常常同时涉足多种组织,尝试多种生活方式和新的思维方法,开拓多样的职业道路。在各种校园以及社会活动中,我们常可以看到“90后”的身影,但也经常得到“坚持不长、不善于取舍、没有明确规划”等负面反馈。以北京大学为例,大一入校参加4个以上社团的同学大有人在,但参加的程度大多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也是很多学生社团一方面越来越受到青年人欢迎,另一方面又在发展中遇到了“规划指导滞后、核心资源匮乏、同质化竞争无序、人员流动过快”等瓶颈问题的原因。

二、自组织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集聚的重要载体

接受高等教育之前的“90后”一代,自身特点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等强制力量的约束,端倪未显。然而,随着“90后”进入约束较少、半社会化的大学,其长期压抑的代际特点骤然释放,渴望满足兴趣、彰显个性、得到认可,渴望成为不仅为法理承认更为社会承认的青年人。以高校社团及BBS版聚等网络新型集聚形式为代表的学生自组织因其自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时代感、鲜活力与吸引力,往往被“90后”认定为能够满足上述诉求的最佳形式与天然平台。另一方面,与传统意义上的以团委、学生会为核心的学生课外活动组织体系的管理模式相比,组织不甚严密、加入门槛较低、体系呈现扁平化的学生自组织具有鲜明的比较优势,成为“90后”大学生更为广泛接受的组织形式和集结方式。

1.高校自组织蓬勃发展,满足了“90后”青年选择更趋多元的需求。随着大学校园多元文化的传播和既有学生自组织的蓬勃发展,“90后”一代一进入大学后即淹没于纷繁的传单、海报,选择可谓多种多样。以北大为例,2009年正式注册的自组织学生团体就囊括政治理论、学术科创、文化艺术、体育健身、公益志愿、实践促进、合作交流、地域文化等8类共计270余家社团。

值得注意的是,既有多样的选择似乎尚不能满足“90后”学生的差异需求。支撑这一结论最有力的证据是不断新增的自组织数量——2008年,北大新增10余家学生组织;2009年,向学校有关部门申请成立的新社团多达26家。这从一个侧面说明,“90后”学生仍在通过建立新的学生自组织来满足其各异的需求。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20%的“90后”北大新生在进入大学后会加入一家学生自组织,40%余人加入两家,40%左右加入三家或以上。当被问及加入多家学生自组织的原因时,多数学生的回答是“对举办的活动感兴趣”。但我们不能完全排除,“90后”所谓“感兴趣”不过是“缺乏目的性”的另一种表现。

2.高校自组织蓬勃发展,实现了“90后”青年更注重自我实现的追求。“90后”在参与自组织活动时,尤其强调思想的独立性,十分看重一个自身价值得到完全彰显的“我”。毋庸讳言,“90后”选择自组织而疏远团组织或学生会等传统学生组织的一大原因就是规避对“我”的抹杀。甚至在自组织内部,一旦“90后”学生发现自身与自组织文化的不适或被边缘化在组织核心之外,他们也通常选择果断地退出。一种极端现象是,“90后”学生甚至从未考虑加入一个社团,而是直接考虑建立一个新社团,以完全实现自我满足。

在对北大学生的另一项调研当中,我们发现社团成员主观上认为参加社团活动对自身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办事执行能力、责任感、表达能力、自主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和技能以及国际视野均有不同程度的实现、拓展和提升,而且差异并不显著。

三、加强对自组织的引领是高校育人工作对共青团组织提出的客观要求

今后,“90后”将逐渐成长为当代青年的主体,自组织的发展也必然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高校共青团的政治属性决定了高校共青团必须重视这一趋势,加强对自组织的引领作用。

加强团组织与自组织联系的必要性在于,成才服务、思想引领是团组织青年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做好青年工作,就要先找到青年。哪里有青年,哪里就应该有共青团。在高校共青团与学生会等传统学生组织的核心地位受到挑战,学生自组织正成为高校青年活动的主要阵地的背景下,生硬地把学生拉回团组织只会适得其反。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帮助学生自组织“搭好台、唱好戏”。惟其如此,才能建立与青年的感情,逐渐把青年自组织纳入到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体系以实现广泛联系,团结带领广大青年高举团旗跟党走。学生自组织由具有共同兴趣、关注话题的青年组成。解剖一个学生自组织,可以把握一类青年的思想脉搏;吸引一个学生自组织,也就凝聚了一批青年。既有基层团组织在覆盖青年的过程中,往往由于青年个体的各异性导致工作难以推行。团组织应当借助学生自组织这一载体,抓住一条线,带动一大片,快速扩大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努力实现“全覆盖”。

加强团组织与自组织联系的必要性在于,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年学生需要团组织的积极介入和主动干预。“90后”信息摄取多样充分,但却存在“系统化缺失”的隐忧。由于资讯时代网络的发展,“90后”往往淹没于不加筛选的海量信息,难以构建自成体系的思想,难以辨别真伪,难以具备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知识储备,是真正的“白纸一张”。好作画,也易污染。这更需要我们尽早在学生自组织中加入思想引领工作,告诉青年什么才是文明的生活方式,怎样才能健康地成长成才,帮助他们认同并内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团组织与自组织联系的必要性在于,青年自组织固有的缺陷需要团组织的悉心指导。高校青年自组织往往存在内部管理松散、组织架构凌乱,资源瓶颈严重、财务管理混乱,具有思想和安全隐患等问题。有人说社团工作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一是指协会组成缺乏合理性,大一、大二人数较多,大三学生零零星星,大四的几乎无人参加;二是指协会活动有始无终,往往是“昙花一现”。正是由于这种内部管理的混乱,使得很多社团存在定位不准确、目标不清晰等问题,使得它的育人功效大打折扣,不能得到指导和支持,难以实现健康、良性、有序、有效的发展。因此,要实现青年自组织的健康发展、科学运转、育人功用,共青团必须实施指导。

四、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指导,促进青年“自组织成才,双向受益,可控流动”

笔者同样认为,加强团组织与自组织联系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团组织要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指导,而青年自组织同样对团组织的支持和引导存在强烈需求。在寻求帮助过程中,自组织会主动靠拢团组织;在给予帮助的过程中,团组织会渐渐带动自组织。北京大学历来重视对学生社团和BBS等青年自组织进行有效的指导,着力构建“科学高效的学生工作体系”,实施“细致化的学生工作”,完成了“降低重心,工作目标由‘保稳定’向‘保稳定、促发展’转变;调整方式,思想教育从‘单一化’向‘立体化’转变”

笔者所在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于2008年率先成立了学生自组织指导中心主要负责研究和引导学生自组织的发展趋势,协助增强各自组织之间的交流和协同执行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组织的育人功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总结这一年多的工作经验,对于进一步加强团组织的指导、实现自组织育人目标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1.团组织指导下的青年自组织成为了进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的途径。经济学院学生自组织指导中心加强对在本院系登记的社团的实时、动态管理,对各社团的成员人数、活动范围、资源支持备案登记,进行有效地掌握;对各社团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和指导,让自组织发展更加正规,成为学生具有归属感的“第二课堂”。通过指导和支持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社员交流、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青年自组织成为共青团吸引凝聚青年的重要力量。此外,还利用学生社团成员来源相近的特点,开展团支部与学生社团的“联合行动”,进一步丰富团支部活动的形式、充实团支部活动的内容,成为了引领青年思想的又一载体。

2.团组织指导下的青年自组织依托团支部成为了进行骨干培养、队伍建设的摇篮。团组织通过对社团负责人和骨干的了解和掌握,积极吸纳自组织中的重要学生骨干,成为团学组织的新生力量。青年自组织都是一两个领头人领导的,其核心成员在组织内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团结联络这些优秀的青年,团组织就能感染影响这些优秀的青年,带动鼓舞一大批青年学生。有计划地培养和使用人才,让社团骨干在正确的思想引领感染下,自我意愿地流向团学组织,成为团组织与自组织的联络员甚至领导者。通过青年在双重身份之间的转换,促使他们换位思考,逐渐消除了两个组织的壁垒,完成一支队伍的建设。

3.团组织指导下的青年自组织成为青年学生锻炼能力、成长成才的舞台。在学生自组织指导中心的相关探索中,经济学院团委尤其注重用资源和条规等市场经济手段对自组织进行引导。年初伴随着金融危机的恶化及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自组织中心还立足学生发展中面临的最普遍、最迫切的就业创业需求,对那些促进就业创业类的社团进行重点扶持,增强了引领同学进行就业见习、职业规划、创业实践的能力,提升了团组织在青年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无论从团组织为自组织提供的资源募集、分配等方面,还是从人员、信息的普遍合作与共享中,团组织与自组织都在一个相对更加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完成了业务与情感上的对接共融,不仅初尝了在自组织中建团凝聚青年的喜果,而且从就业服务、素质培养等多方面达到了推进素质拓展、引领青年成才的育人目标。

责任编辑:王  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