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消极心态及对策研究

作者:◎文/曾嘉坤 余前广 发布日期:2010-05-21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生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消极心态,归纳了其四种表征:包括兴趣缺失型、性格障碍型、时间缺乏型和心理落差型等;着重分析了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消极心态的外因和内因;并立足高校共青团,探讨了引导大学生正确参与第二课堂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第二课堂  消极心态  素质教育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育人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校园文化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高校育人系统。[1]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比,具有内容上的丰富性、时空上的自由性、参与主体上的主动性、目标效果上的全面性、实现方式上的多样性等特点和优势,是第一课堂的拓展、延伸和必要补充,对于大学生养成健全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当前,大学生第二课堂总体上表现出蓬勃繁荣的景象,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方面表现消极,没有充分利用高校第二课堂的丰富资源,甚至有少数同学几乎不参加第二课堂,更遑论从第二课堂受益。以北京大学为例,北大的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素以繁荣、丰富和活跃而著称。然而,200611月进行的一项题为“北京大学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状况”的调研显示,北大学生中经常参与课外活动的占37%,偶尔参加的占46%,还有17%则几乎不参加。[2]实践说明,大学生参与活动的消极心态直接导致了第二课堂的覆盖面令人堪忧,但也为提高第二课堂对学生成长成才的贡献率留足了空间。由此看来,深入研究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消极心态,对高校共青团全面建设第二课堂、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消极心态及其表征

 

态度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态度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3]态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和行为的关系非常紧密;它有强度、成分、方向等等因素[4],这些因素的不同构成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态度的表达可以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积极心态是一种正向态度,有利于身心健康、自我认同,消极心态是一种负向态度,会对个体选择和实践产生延缓、阻碍和削弱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就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而言,本文所界定的“消极心态”是指:主观上对第二课堂不够重视,不愿意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或者对第二课堂活动不关心、漠视等主观态度。这体现在:从量上看,安排给第二课堂的总体时间比较少;从质上看,参与程度较浅,甚至基本没参与。消极心态的行为表征因人、因时而异,在不同受教育阶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少数学生身上有着不同的体现。为深入分析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消极心态的表征,笔者根据其外显特征区分出四种不同类型。

兴趣缺失型。这部分同学较多认为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没有意义(如一些潜心学术者),他们都有自己明确的兴趣,并把大部分热情和精力用来独立发展自己的爱好(如动漫),更有甚者迷恋网络;少数同学还成了“御宅族”,整日在寝室内活动,不愿意参与第二课堂,有的甚至不愿与人交流。

性格障碍型。这部分同学较多属于内向型人格,虽然他们有时间、有意愿参与第二课堂,但受性格影响,缺乏准确的自我定位,很容易产生挫折、自卑心理,不敢主动与他人交流,进而不敢主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时间缺乏型。如一些理科院系学生有着繁重的课业负担,面对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些同学基于未来考虑,积极准备各种考试(如托福、司考),成为“考证一族”;还有很多同学或是选修了双学位,或是忙于校外兼职、实习,或是时间规划不当,参与第二课堂时间十分有限。硕士两年学制改革也使得研究生学业、就业压力陡增,没有时间参与校园第二课堂[5]

心理落差型。这部分同学对待第二课堂的态度随实际参与的效果发生着变化。他们往往在起初抱有很高的热情和期望,但一旦遭遇挫折或暂时失败,往往心灰意冷、心情偏激,甚至将对某一次活动、某一个学生社团的消极态度扩散到对整个第二课堂的看法。

必须指出,第一,本文所言“消极心态”仅限定于参与第二课堂方面。即便部分学生对第二课堂消极,其人生态度也仍可能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第二课堂在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也决定了对第二课堂的态度与实践与学生全面发展密切相关,出现“消极心态”不容忽视。第二,上述消极心态的四种表征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四者有着不同的体现、不同的成因;另一方面,四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特定个体身上,这些表征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着的,而是相互交融、均有体现的。如,对心理落差型的部分同学而言,外在的时间缺乏可能直接导致他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较少,而内在的性格障碍常常加深了其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消极态度。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研究第二课堂消极心态问题。

 

二、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消极心态的外因分析

 

在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消极心态的形成过程中,诸多外在因素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久而久之对大学生的心态起了基础性的影响。现代肇始于精神病学并流行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支持理论[6]对此可以给出一个很好的诠释。针对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消极心态,我们可以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角度对之进行深入分析。

学校因素。校园是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主阵地,学校教育直接关系到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氛围和效果。就高校而言,第一课堂对第二课堂的“压迫性优势”直接导致了第二课堂活动消极心态的产生。部分大学生依然保持着高中时期的思维定势,把第一课堂当作大学教育的全部内容、把第二课堂当作可有可无的点缀,并且因课业十分繁重而不参与课外活动。[7]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基调一直是减轻专业学习的学分压力,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但为什么同学们的课业负担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愈显沉重了呢?“奥妙”就在于学校开设了不少辅修和双学位课程,很多同学都把从专业学习中节省下来的时间投入到了辅修专业或者双学位的学习中去了。有的院系选修辅修专业和双学位的同学达到90%以上。[8]调查显示,当问及同学为什么要选修辅修和双学位课程时,除了部分同学是出于兴趣和就业方面的考虑外,很多同学给出的理由仅仅是“师兄师姐都选了”、“其他同学也选了”,或者,“选了没用倒无所谓,但要有用时再后悔没选就来不及了”,表现出相当的无目的性和从众心理。但是,由于辅修和双学位课程有学分甚至学位,得之有益而弃之可惜,第二课堂自然相形见绌,同学们亲此而疏彼便不难理解了。[9]此外,当前高校素质教育育人导向不明确、覆盖人群不全面、活动设计不系统等不足也使得部分大学生“游离”于第二课堂之外,无法从中受益。甚至很多大学生对高校第二课堂长期缺乏应有的认知,自然不会主动参与。

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因素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的影响十分重要。当代大学生多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代独生子女,从普遍性而言,构成当前高校学生主体的“80后”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和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高,成才欲望强烈,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其发展压力普遍较大,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种潜在的矛盾表现在第二课堂活动上,或者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对参加活动不热情、不主动,或者是心急气躁、急于求成,把参与活动单纯当作实现个人目的之手段。就特殊性而言,不同家庭的整体氛围、教育方式和经济状况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行为特征影响明显,特别是家庭背景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与青年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来自边远、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在融入集体、参与活动上表现消极,构成高校素质教育中“失语的人群”。心理学者的研究表明,“经济贫困”容易诱发“心理贫困”,从而形成物质精神上的“双贫困”群体。[10]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面临的问题和压力还有很多方面,他们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要闯过评价标准、学习方法、课外活动、心理调适等几道难关。这其实是一类“多重贫困”群体: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学业贫困和素质贫困交织在一起,从“适应难”到“就业难”一以贯之。[11]

社会因素。青年成长成才与一定的社会机制密切相关,是个体与社会之间互动的结果。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受社会文化、就业形势和网络普及等社会环境的影响十分突出。首先,新时期社会文化多元、思潮激荡,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信息不经筛选就进入大学生的头脑中,往往带来部分个体思想混乱、精神迷茫,在人生选择上无所适从、在自我规划上左右摇摆。甚至部分同学出现了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其次,受当前就业形势影响,一些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偏重实用化、功利化,表现在参与活动目的单一化、视野狭隘化、效果短期化等方面,对参与第二课堂的意义和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缺乏全面认识。在就业导向下,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和投资技巧等成为很多大学生内在的发展要求,符合这类定位和要求的活动(如创业大赛、科技发明大赛)等容易引起较多大学生的浓厚兴趣,而一些更具有长远意义和宏观价值的思想教育活动则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第三,网络普及也部分地挤压了第二课堂的“生存空间”。网络可以与第二课堂一样扩大交往空间,提供交往舞台。随着高校学生群体中电脑的不断普及,网络成为其学习生活中重要部分。大多同学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工具,获取新信息,结交新朋友,增长新才干。但也有部分同学不能正确对待网络工具,把过多精力投入到虚拟世界,甚至沉溺其中(如痴迷电子游戏、网络上瘾等),这些都导致其对参与第二课堂态度消极。

 

三、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消极心态的内因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在其成长成才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正当青年,心理上正处于人生“第二期心理断乳期”,社会年龄上正处于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期,好奇心强、参与愿望高,既充满热情又敏感多变,心理品质、性格特征都还没有稳定下来,情绪状态更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总体看来,就大学生自身而言,第二课堂消极心态的产生与下列原因有直接关系:

一是归属感的缺失。归属(或称隶属)意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12]Finn1989)的研究调查表明,归属感与正向情绪如乐观、成就感有显著的正相关,与负向情绪如抑郁、被排斥感则成负相关态势。[13]归属感的缺失会使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对周围人群和事物丧失兴趣。[14]具体而言,中学阶段,归属感由一套完整体系(考试、排名等)来维系。在该体系内占优的同学自然获得荣誉感和归属感;靠后的同学通过班主任辅导、集体活动等途径也能够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进入大学之后,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生活弱化,以个人为主体的生活样式不断凸显。班级与团支部的内在联系日趋松散,“同班不同课”、“同班不同时”的现象非常普遍。[15]师生交往较少、集体活动较少等因素使得归属感淡薄。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归属感的缺失造成一种不稳定感,在其支配下,外界事物都可能被认为与己无关甚至有威胁的。因此,他会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外界交往。对高年级学生而言,面临就业、升学等压力,对前途感到迷茫,归属感处于波动当中,加上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已相对成熟,慢慢会演绎成营造“小圈子”的态势,把活动局限在少数几个亲密好友间而忽视与其他人的交流,这些都导致其第二课堂的参与度较浅。

二是人际交往的障碍。人际交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体现为群体成员间的心理吸引或排斥,表现为个人对他人感到满意或不满意。人际关系不仅与个人心理特征、社会生活背景有关,同时又与外部环境形成强烈的互动性。[16]高中时,学习占据生活的绝大部分,人际关系相对简单。进入大学即处于新的群体之中,面临着更新更多、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涯的极重要内容,大学生面对这种过渡因其性格特征、过往境遇等会有不同反应。大部分同学主动在参与第二课堂的过程中习得人际关系的规则,建立起了和谐的人际环境;也有少数同学对新环境、新角色不太适应,人际关系较为糟糕。这表现在,一是性格内向、不善于交往,二是人际关系出现功利化、扭曲化等不良倾向。[17]人际交往的不顺会使部分学生为无法融入集体而感到自卑,进而孤立、封闭自己,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人格障碍。更有甚者,对现实人际关系的悲观、软弱、恐惧使得其躲进了虚拟的人际关系之中,虚拟世界便取代了第二课堂在他生活中应有的位置,代偿了其人际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同学还可能会陷入“不敢参与——较少参与——更不敢参与——更少参与”的恶性循环当中,这对他们的健康成才是十分不利的。

三是时间管理的失衡。当前,相对于高校第二课堂而言,第一课堂占据着压迫性优势。如何在两者间取舍、平衡、共赢,必然涉及到时间管理的问题。个体的时间管理能力因其价值评判、客观规划、执行能力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相异。规划较合理、执行较有力的的学生往往可以分配好、安排好各块时间,在两个课堂间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但也有部分同学缺乏时间管理、不善自我规划,或者无法平衡两个课堂的关系,或者在参与第二课堂时缺乏计划、随意杂乱。这会让他们的日常生活处在非常忙碌的表面状态,但其实效率不高、实效较低,忙则通宵达旦、闲则无所事事的结果只能是两头不讨好、两个课堂都没有出色表现。如果一个学生缺乏时间管理能力,经常“缺课”、“逃课”去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话,他的学习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他毫无规划、率性而为地参加课外活动(如同时参加很多社团),即使耗费了大量时间,也难以保证其从第二课堂真正受益。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会把学习成绩的退步、课外活动的“表面化”归因为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本身,进而减少参与的时间。

四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这涉及到“自我认同感”的问题。自我认同(self-identity,也称自我同一性)包括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连续性,具体表现在对自身角色的认同实践,与环境的协调平衡;自我认同危机表现为不能确定自我价值或者生活方向。自我认同状态在生活适应和心理健康上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很好确立自我形象时,就会产生自我混淆,进而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缺乏适当的认识、缺乏自信心,难以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从而陷入孤独。[18]有些同学在高中时从属于精英群体,进入大学后表现欲很强。但是当这些精英集中在一起之后,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表现的机会,在同一方面稍显逊色的同学相对地会被抑制。一些好胜心强的大学生难以接受这种“由优秀转变为平凡”的落差,在参与之中得不到他人重视,在尝试之后尚不能心理满足,自我同一性的水平显著降低,这种心理上的落差、认同感的挫败甚至可能使得他产生自卑心理,因而慢慢减少自己在第二课堂的参与,并渐渐对第二课堂产生消极懈怠的心态,往往成为第二课堂的“过客”。

 

四、共青团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对策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对做好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在高校素质教育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涉及学校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大力协同、密切配合。针对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消极心态,高校共青团应该牢固树立第二主角定位,加强分类指导、重点覆盖,将普遍性教育、个性化指导与体系化建设相结合,做到整体规划、统一部署,切实引导大学生转变消极心态,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正确把握态度形塑的内在规律,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心态。态度是相对稳定的心理评价,也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消极心态也可以转变为积极态度,这就要求我们把握规律、找准契机,针对消极心态的不同表现,真正从学生的角度、情感出发,积极促成转变。北大学科资源丰富、人文环境自由,为研究把握规律、引导心态转变提供了宝贵的智库和试验场。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们学会正确认知自我与社会关系,提高自我同一性,不骄不馁、不急不躁,塑造冷静、果断、自信、坚韧的心理品格;要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丰富资源,实施科学心理辅导计划,建立快速信息反馈渠道,针对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问题,要及时介入、有效干预,科学合理地做好心理疏通和扶助工作;要针对大学生自我认同和人际沟通方面存在问题,真正以朋友的情谊进行平等的对话,通过“同心圆”等具有亲和力的社会工作教育方式,培养大学生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大学生主动融入集体。要抓住和用好入学第一学年特别是第一学期的“有效作用期”,指导新生在充分认识学校的育人目标与个人的人生理想、课外活动的育人资源和自身素质的优劣长短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选择地参加课外活动,进而培养出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增进大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全面建设第二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和谐育人。这就要求我们从“以我为主”向“以人为本”转变,立足青年实际,服务青年需要,尊重青年成长成才的客观规律,充分调动青年全面发展、健康成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强理想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意志品质教育,特别是责任感教育,引导大学生认清历史方位、明确自身使命、内化主流价值、坚定远大志向,切实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要,营造兼容并包的宽松环境和昂扬向上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按照社会需要和个性特征发展自我的能力,争取做到素质教育全面性与个性化的统一;要坚持三贴近原则,一方面基于同学自发的兴趣爱好,在其自主选择的基础上给予其所需的指导,另一方面还要基于对同学素质状况的分析,指导他们充分利用有关课外活动资源来弥补素质能力上的不足,不断促进全体青年学生和谐成长、健康成才。

重视基层组织的凝聚作用,营造互助友爱的良好氛围。集体归属感有助于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更好地成长成才。近年来,北大积极倡导“集体成才”的育人理念,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在凝聚学生、培养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大力营造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的良好整体氛围,成效显著。要进一步发挥好院系团委的作用,将“普遍性教育”落实到位、面对具体人进行“针对性指导”、真正让第二课堂惠及到每一个人。各院系团支部、班级组织是最贴近同学的组织,要增进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大力提倡同学之间的互助友爱行为,营造互相关心的良好环境,从而形成团结友爱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个人成才、群体成长与校园和谐;要鼓励班级和团支部整建制地组织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加深同学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强化同伴教育,提升育人实效性,发挥专业优势,保障实践针对性,上好集体主义教育这堂大学“必修课”;要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在青年成才中的作用,大力扶持、加强管理,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健全机制体制、开展既满足成员需要又彰显主流价值观的课外活动,在有效凝聚青年的同时真正促进青年发展;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广阔平台,尝试建立班级、团体间的联系网络,增进经验交流和情感互动,开辟第二课堂的新途径、新资源、新空间,使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适应青年成长的特点,创造青年愿意参与、灵活参与、有效参与的生动氛围。

健全第二课堂活动引导体系,构建惠及每一个学生的素质教育体系。第二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为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提供了宝贵机会,北大繁荣的校园文化、广阔的发展平台更是青年提升素质、成长成才的一片沃土。要针对课业负担重等客观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的指导协调功能,整合第二课堂资源,拓展课外活动空间,引导大学生构建合理的求学计划,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容、互动、互促,稳步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要根据学生在兴趣爱好、知识结构上的特点,不断创新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着力办好学术科创、文化体育、志愿服务等契合青年发展需要的活动,形成自发参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质高效的第二课堂育人格局,既重视参与者在人际交往、能力锻炼等上的实际目的,又重视其在蕴籍感情、闲暇愉悦等上的丰富需要,从而使课外活动真正符合全面育人的目标、真正满足全面发展的需要,有效激励学生踊跃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从北大的实际情况来看,应当以“国际视野”、“引领作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三项品质作为核心指标,进一步完善第二课堂育人目标体系;在第二课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上,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努力使每项活动从理念、主题到内容、形式上都能与之相符合。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等客观因素造成的消极心态,可以推广社会工作的方法,针对这些群体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为他们及早补上素质能力的短板,真正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使全体青年从校园文化中切实受益、健康成长。

 

                         作者:曾嘉坤  北京大学团委宣传调研部部长

      余前广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7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 玮



[1] 韩流:《积极担当第二主角,全面建设第二课堂》,《北大青年研究》,2007年第1期。“第一课堂”是指教师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以系统传授某一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2] 北京大学团委理论研究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团委:《北京大学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调研报告》,《北大青年研究》2007年第1期,第58页。

[3] 黄志军:《论态度教育》,《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5期。

[4] 黄希庭、郑涌:《心理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韩流《研究生与校园文化:“时代”未至,问题犹存》一文指出:“仅有36%的北大研究生长期或经常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研究生学制改革和学业压力加大,特别是多数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制由三年降为两年后,专业学习更加紧张,可支配时间大量减少。”(载于《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期)

[6] 简而言之,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应激时能从家庭、朋友、同事及其他人等外部所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支持。这种社会支持是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中介机制,对个体的身心健康起着调节机制。大量研究证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那些从周边环境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的人,普遍比较少社会支持的人心理更健康。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利于缓解精神紧张,帮助个体应对变化,起到保护心理健康的作用,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会使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7] 北京大学团委理论研究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团委:“北京大学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调研报告”,《北大青年研究》2007年第1期,第59页。调研显示,北大学生不参与课外活动的首要原因便是“课业十分繁重”,比例高达40%。

[8] 韩流:《“11X”素质拓展计划论纲——构建惠及每一个学生的第二课堂》,未刊稿,20082月。

[9] 韩流:《“11X”素质拓展计划论纲——构建惠及每一个学生的第二课堂》,未刊稿,20082月。

[10] 陈中健、韩益凤:《贫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策略研究》,《北大青年研究》,2006年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