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贫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陈中建 韩益凤 发布日期:2010-12-14

要: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社会性的大问题,甚至影响了当前高校的发展与稳定。令人担忧的是:一部分大学生在经济上抱着重负的同时,心理上也产生自卑、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成为物质精神上的“双贫困”群体。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等诸多方面都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在给予他们物质帮助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贫困生 健康人格 教育


 


 

随着高校扩招并轨和收费体制的建立,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日益凸显出来。据统计,贫困生人数约占高校学生总数的30%左右,并且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一群体的绝对数量还将继续增加。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的生存和生活状况已经受到了党和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令人欣慰的是,当前贫困大学生中的绝大多数人能够正视自己的不利处境,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做到自立、自强。但是,也有一部分贫困生面对家境的贫困不能给予理性的分析,整日处于悲观郁闷、怨天尤人的精神状态之中不能自拔。这种低迷的精神状态不仅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冲击,而且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以至于有些贫困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了严重的错位和扭曲,呈现人格不断异化的趋势。去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一度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无独有偶,大学生因逃避偿还助学贷款、感情问题或就业压力等而跳楼自杀的事件也是频频见诸报端。这些出现在贫困生身上的悲剧不断给学校和社会笼罩上一层阴影,同时也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健全人格的内涵和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理想模式


 


 

人格,也称个性,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具体的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在自身素质的基础上由于社会的影响,通过人的活动而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健全人格则是人格内部包括体质、智力、情感、意志、道德等诸因素和谐的统一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人格。体质是健全人格的物质载体;情感和意志是人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的关键性品质要素;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健全人格的核心内容。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内部心理和谐发展;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等。


 

健全人格是一个合格社会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其独特的健全人格模式。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理想模式可概括为:第一,具有积极进取的生活目标和科学正确的人生观。第二,具有认识自己天赋与愿望的洞察力,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己。第三,具有朝着生活目标奋进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第四,具有乐群性,人际交往广泛、为人热情、少妒忌心,无占有欲的性格特质。第五,具有专注于学业,懂得适应社会需要,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智能结构,能高水平的胜任自己的学业。[1]


 


 

二、贫困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健全人格是一种理想的社会人格。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应该对社会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力,能有效的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做出调整;能恰当的进行社会交往,合理的处理与周围人的关系;能胜任所承担的工作,从事有效地活动和劳动。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在人格特征上有其共通的方面,他们都乐群外向、富有才华、坦白直率、沉着自信、独立性强。但同时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贫困大学生往往表现出更多的人格发展不健康的趋势。福建师范大学在入学新生中进行了一份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抑郁状态高于非贫困生。数据显示: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精神病性五个方面得分高于非贫困生,他们心理健康水平过低,容易罹患各种心理疾病。在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各个表现特征上,人际敏感占了25.9%,抑郁占了16.7%,此外还表现在焦虑、恐怖、强迫、偏执等各个方面。另外,调查也显示:在贫困生中,男生的心理比女生健康,总体心理水平高于女生。其中,贫困生中,女生较胆怯害羞,多愁善感,在人际交往上表现为不爱和同学接触;男生则表现为容易激怒,争强好胜,敌对因子也比女生高。具体表现为贫困大学生具有自卑、焦虑、成就动机强、兴奋性低、敢为性低、怀疑性低、内向、新环境中成长力强以及恃强性较低、幻想性较低、世故性较低、自律性较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人格特性。仔细观察可发现,贫困大学生上述人格特征,主要围绕着两个主要特征——自卑和成就动机强展开。其中,自卑往往导致个体敢为性低、恃强性低、兴奋性低、内向、幻想性低、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和易于焦虑;成就动机强往往导致自律性较强、新环境中成长力强和易焦虑,即自卑和成就动机强这两个人格特征在贫困大学生的诸种人格特征中占据核心地位,是其主要的人格特征。


 

贫困大学生不健全人格的形成原因何在?经济贫困为什么会导致大学生心理贫困呢?


 

福建师大宣传部部长、社会学专家潘玉腾老师认为这与贫困生所处的学习生活条件,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校园文化气氛以及他们所接触到的人对贫困的态度有关。


 

首先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贫困生常常靠举债借款来缴纳学费以维系学业,他们在校期间总是千方百计寻求机会去打工挣钱,但同时又总是拼命学习,以期再得到较高数额的奖学金来为自己解困。然而打工是要以牺牲学习时间为代价的,这使他们经常处在一种想打工又怕耽误学习,想学习又需要打工挣钱的矛盾冲突之中。久而久之,无法解除的心理冲突使他们在个性与人格发展上出现问题。


 

其次,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同辈群体中的心理压力。贫困生由于生活拮据,忙于为生活奔波,既无经济实力,也无精力更多的进行人际交往。在看到经济实力强的同学穿名牌、进饭店,出手大方,贫困生相形见绌,自感寒酸,自卑心理油然而生,进而在心理上产生防卫反应。


 

另外,社会上一些善意的扶助动机实施不当,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


 

还有,不少贫困生来自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许多地方的农村学校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很多乡村中小学音乐、美术、体育课都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开展,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学习条件也较差,素质教育在这些学校中往往只是一句空话,因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容易导致心理贫困以至在人格发展上问题频现。


 


 

三、贫困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主要途径


 


 

1、构建心理健康档案制度,加强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入校后,组织进行心理状况测量,建立新生入学心理档案,要全面准确掌握这些贫困大学生的各方面情况。高校针对普遍的心理问题开设有关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内容的课程,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类型,开设不同的课程。渗透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给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助方法。针对不同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的共性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和训练。学校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也应以同样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远离心理危机。如:大一新生的适应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就业压力提前应对措施等。教育和指导学生“当你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或者适合干什么时,不妨先从现在开始,从你目前最应该干的事情开始,认认真真的把它做好了,慢慢的,你就会知道自己将来能干什么了”。贫困生组成互助小组,充分发挥贫困生相互协助的精神达到共同应对困难、共同成长的目的。并通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给予集体性的帮助,使愿意参加该活动的学生组成更大的团体,这样可以扩大贫困生的社交圈子,以增强贫困生的心理适应性。
2、搭建交流平台,强化个体心理辅导,树立健康心理。 贫困大学生往往人际敏感度较高,对他人的评价太过在意,有时不经意的消极评价会影响他的生活甚至一生,积极的评价会有更大的激励作用。所以,学校应积极为贫困大学生群体内的交流、沟通活动创造条件。通过交流贫困生会发现:像我这样处境的学生大有人在,原来不是我一人。而且大家都在健康地活着。一些心理问题会慢慢淡化,自信健康的心理会逐步树立。北方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研室教师田宝伟很推崇这种方法。他认为,成立特困生协会,可以让贫困生找到自己的群体,找到一种归属感。在这个群体里大家是站在相同的起点,能很好的在一起交流学习和生活的种种心得。因为大家处境都差不多,一般不会有心理障碍,可以携手共同成长。交流、沟通活动可采取多种方式如:热线、面谈、网上咨询等。特别应对有自卑、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同学进行个别心理咨询,交流沟通。可以请长期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教师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出“对症”治疗的“药方”进行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针对性强,个性特征突出,教育效果明显。大学生在观念中对心理咨询存在误区,要继续优化咨询的舆论氛围。教师要主动深入到学生中去,发现、了解、解决问题,让有限的心理咨询教师发挥作用,针对贫困大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及时的心理疏通与教育,防范不良行为的发生。
3、倡导人文关怀 , 消除心理隔阂,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送你一缕阳光,让你更加健康。”贫困大学生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心理上的关怀和引导,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了有效的解决贫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问题,首先就必须在解决贫困生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信心不足,处事冷漠方面下功夫。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贫困生需要温暖和爱。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学生干部可利用节假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看望并慰问贫困学生,把关怀和温暖送到贫困生身边。经常找贫困生谈心,了解家庭情况,了解内心世界,清除心理障碍,做到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逐步打开封闭的内心世界。现代社会的人才标准要求一个人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能够认识,表达和接受自己,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共事能力。与人交往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重要环节,学会与人相处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但是贫困大学生缺乏的正是与人交往的能力,他们受自卑心理的影响,不大敢、不善于与他人相处,他们不善言语,不善表达自己的情感,往往在人际交往中以失败而告终,于是可能变得更加内向和压抑,使孤独感笼罩全身,这不仅易产生心理疾病,也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以及非贫困生们也应主动与他们沟通,通过活动交流、互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利于他们的心理的健康,也利于个人能力培养。
4、特设奖励机制,鼓励积极参与精神,培养自助意识。动员和带动贫困生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或者其它活动,增加与同学交流的时间,多一些发泄内心情绪的机会。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经常性的开展主题活动,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引导。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类贫困生学生社团。例如在南京大学,由贫困大学生组成的爱德协会、勤工助学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组成的“贫困大学生自强社”等学生社团非常活跃。学校对这类学生社团积极鼓励、大力扶持。一方面,社团将贫困生组织在一起,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社团也给贫困学生提供了舞台,为他们创造了充分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能力。近年来,一些高校在贫困生中开展了“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活动。号召他们资助自己周围的困难对象,组织他们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做些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贫困生认识到,自己已经得到资助,但还有一些与自己一样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没有得到资助,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同时学校还应注意选拔贫困生的优秀代表,抓典型,树榜样,设立贫困大学生奖励项目,表彰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营造“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更光荣”的氛围。尽管学校教师、同学的关怀和帮助对消除贫困生心理障碍至关重要,但这些帮助只是打开这些同学封闭心扉的外力,真正远离、摆脱心理疾患关键还在个人。贫困学生必须认识到,坚韧的品质是用任何金钱也买不来的。穷,不是自身的弱点,也不是缺点。一个人要成才不仅要在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上成才,同时更要成为人格健全、富于理想、勇于创新的人才。所以,应培养贫困生自立、自强的精神,俗语云,“惟自助者天助之”,最终摆脱弱势地位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我,实现“心理脱贫”。


 

作者陈中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韩益凤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吴阳春


 

参考文献:


 

[1]胡 瑞、李忠云:《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10期。


 

[2]邓清华:《当代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培养的意义与途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8期。


 

[3] 伟:《浅议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湖北教育》,2004年第20期。

[4]杨晓梅:《贫困大学生个性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第6期。 
 







[1] 华:《高校德育工作应着眼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