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成因和对策分析

作者:陈 丹 发布日期:2010-12-14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并总结出三个特征:个性与共性统一、阻力与压力共生、突发性与持久性并存。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个层面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最后,运用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的原理来寻找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对策:在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同时提高专业化水平;在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体系的同时注意合理分配权责、配套资源;完善相关设施建设,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大环境。


 

关键词:心理危机 现状 成因 对策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转型、体制改革,成长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个人情感、社会适应等方面需要面临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心理挑战。资料表明,患有各种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调查,1989年,在参加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20.23%1992年调查的4万名大学生中其比例为31.12%1995年北京各高校的调查结果竟高达33.47%。[1]北京16所高校的调查报告反映,因精神病而休学、退学的人数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39.7%64.4%。[2]最近几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和特殊。从发生心理问题的人群来看,还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博士生群体。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基于这个考量,本文将分别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入手,对其成因和对策作一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严重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大学生心理危机日益严重的现状日益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2004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再次强调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些都反映了国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和政策上的支持。随后,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工作水平。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要求要切实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在学工系统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专业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心理咨询工作,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高度重视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决心勇气和科学态度。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


 

从上述的数据和实例我们发现,大学生心理危机日益普遍化、复杂化;成因多元化和深层次化。具体说来,表现为如下三个特征:


 

1、 个性与共性统一


 

从一定意义上讲,心理危机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事件,它表明个体正在努力抗争,力求保持自身与环境间的平衡。成长性心理危机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从来源上看,其来源可以是内部的,即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和要求,这就具有个性特征。同时,心理危机的程度与生活事件的强度并不一定成正比,而更重要地取决于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识,以及个体的应对能力、既往经历和个性等。因此,它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特征。


 

2、 阻力与动力共生


 

Punukohu1991)认为,心理危机是个体运用通常应对的方法或机制仍不能处理当前所遇的外部或内部应激时所出现的一种反映。显然,它所带来的焦虑和冲突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对个体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形成阻力。然而,亦正如中国汉字“危机”二字的表意,“危”代表着危险,“机”则有机会之义。如果心理危机过分严重,威胁到一个人的生活,个体可能采用不恰当的方法应对问题,会导致心理社会功能的下降,甚至出现精神崩溃或自杀,这就是危险。如果在危机状况下,个体成功地把握心理危机或及时得到适当有效的干预,个体可能学会了新的应对技能,不但重新得到了心理平衡,还获得了心理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这就是机遇。如果顺利度过危机,个体的人格就得到成长。每一次发展性危机的成功解决都是大学生朝着成熟和完善迈步的动力。


 

3、 突发性与持久性并存


 

大学生心理危机包括成长性心理危机(又称“发展性心理危机”)、境遇性心理危机和存在性心理危机。如前所述,成长性心理危机是大学生生命中的必要和重大的转折点,如升学心理危机、就业心理危机等。这些转折点伴随着人的一生,具有持久性。同样,存在性心理危机是大学生因为人生的存在问题而产生的心理危机,如关于“我是谁?”的疑问,对生命、自由、死亡等的理解。这也是需要在人的一生中不断探索的问题。具有持久性。而境遇性危机则是指突如其来的、无法预料和难以控制的心理危机。如突发的环境事件(亲友突然亡故、父母失业、天灾人祸等)或受到突然的侵犯等恐怖事件。这种心理危机具有突发性,对个体的情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由于个体的成长成熟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自然环境中进行,同时,大学生本身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很容易表面化、片面化、理想化:激情有余、理性不足或者是现实过头、缺乏理想。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冲突、自尊心与自卑感冲突、渴望交往与自我封闭冲突以及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冲突。因此,依托社会大环境、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特征突出表现出了上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阻力与动力的共生”以及“临时性与长期性的并存”三个方面。


 


 

二、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特征(包括种类)的分析,我们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既有生理基础、自身心理状况的影响,也有环境的作用。概括而言,成因可分为两类:


 

(一)内在因素:大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处于青春期中、后阶段的大学生,是心理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变化的最激烈时期,同时也是心理发展与成长的困惑期。他们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两重性的特点:在掌握知识与思维能力方面似乎与成人无异;但是因为阅历浅、经验少,在人生观、价值观、社会适应等方面,带有很大的盲从和稚嫩,因而产生多种心理矛盾和冲突。这使得其心理倾向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比如富有理想又易脱离实际、热爱生活又易因受挫而悲观失望、思维活跃却容易偏激、自我意识强又难以对自己客观准确地定位。种种这些,都是同其心理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的,要消除上述心理障碍,一方面依赖自我身心的逐步发育,另方面更需要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实践的磨练过程。


 

(二)外在因素:周围环境的综合影响。


 

1、日趋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加剧了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迷茫和不适


 

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状况是决定一个人生活方式的最重要基础,特别是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使我国经济繁荣,科技进步,而且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乃至民族文化、国民性格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常常使学生失去稳定感而变得难以认同、无所适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就业困难、环境污染等经济危机都不同程度地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负荷。大学生不再只是生活在圣洁的象牙塔里,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的影响和干扰。有些社会问题甚至成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如特困生问题等。调查表明,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困难。[3]因此贫困生都存在着将来如何通过自己的成就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对于临近毕业的贫困生来说,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在联系就业单位问题上也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这些外部压力都容易使贫困大学生形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情结,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调适,可能导致抑郁或绝望等较严重的心理疾病。


 

2、人际交往困惑和障碍阻碍了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调节和积极适应


 

大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即处于新的群体之中,不仅要与教师和同学发生各种交往关系,同时也要发生受个体人格特征调节的心理关系。社会心理学将这种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它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具体体现为群体成员间的心理吸引或心理排斥,表现为个人与他人感到满意或不满意。这种人际关系不仅与个人心理特征有关,也与其社会生活背景有关,同时又与外部环境形成强烈的互动性。进入大学后,环境、角色的变化也容易引起心理不适应。在生活上由父母包办的状况被一切生活要靠自己打理的生活方式所代替,这种依赖性和独立性的反差和矛盾造成了他们对以往生活方式的迷恋,对新的生活方式感到难已适应。同时,大学里学习内容复杂,难度大,中学时代老师“包教包学”、“保姆式”的教学被更多的自学所代替。这就打破了他们浪漫殿堂式校园的梦幻,产生失望的情绪。在学校教育中,不仅存在班级、年级等正式组织,同时也会形成与学生家庭背景和社会身份、文化差异有关的非正式组织以及相应的生活方式。当今社会拜金主义风气日盛,反映到大学校园里,学生喜欢相互攀比,表现在同学聚会、拜访老师和衣着消费等各个方面。从而容易导致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强烈,人际交往水平提高,但自信心有所下降。可以说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征。但低年级和毕业年级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对策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中指出:“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要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结合内外因相互作用的辨证规律,我认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具体对策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同时提高专业化水平


 

心理问题的特殊性及其内在的复杂性需要专业化的工作和专业工作人员。由于所有的大学生均会遇到发展性心理危机和存在性心理危机,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本身就意味着是一种要求全面覆盖广大学生,重发展能力培养和危机预防机制建立而非以治疗为主的心理救助方式。这便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标是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高层次人才,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方法上,要充分采用讲座、工作坊、情景局、个案访谈等形式多样、富有生活气息、各有特色的方式;在途径上,广辟渠道,如通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人员,通过各类媒体,通过诸如学生社团等非正式群体等。其宗旨是提高覆盖面,普及知识,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健康成才。


 

然而,对于发生心理危机情节较重,很难通过普遍的教育和咨询解决困惑的同学,我们就应交付有关专家提供治疗服务。同时,咨询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程度亦是评价一个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乃至其所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标准,也是高校应对心理危机突发事件的可靠利器。


 

(二)在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体系的同时注意合理分配权责、配套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性和系统性需要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可从三个方面入手:1. 机构设施健全、人员配置合理。如设立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并配套相应设施设备,有专业人士承担相关服务,同时也有一定的管理人员来协调各部门,使机构正常运转。2. 各类相关机构既能区分层次又能形成互补,如挂靠在学工系统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同挂靠校医院的心理咨询中心应该有各自明确的定位和职能分工,整合利用资源。3. 各机构的专兼职人员协调分配,有完备的流入流出机制,人员在体系内可以合理流动;同时,各机构收集的学生信息、专业信息等信息资源也有备案、整合以及一定条件下的流转。


 

鉴于当前高校内具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功能的机构(实体或虚体)有可能挂靠不同的单位和部门。这种所属不一的现象客观上给管理的高效、有序带来了不便。在明确各机构定位和所属的基础上,可尝试建立委员会制的统一的领导机构或小组,分清权责,建立监督并配备相对完善的培训机制,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此外,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工作,因此可以考虑充分开发和利用大学的人力资源,鼓励全员参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如导师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前高校的导师事实上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了部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功能。


 

(三)加强相关工作,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大环境


 

影响大学生心理状况的有内在和外在两个因素,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职能的充分发挥,机构的正常运转也是要在整体的大环境中进行。为此,我们还应完善相关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1、 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善人格、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可借助德育途径,在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因势利导,教育学生在关注个人发展和关注社会发展之间达成平衡,从意识层面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树立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和提高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缓解过渡焦虑、无助等情绪及因此产生的种种心理不健康行为。笔者曾经在所在学院的本科生中做了一次小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信仰的态度”与“心情状况”强相关,其中选择“没有信仰”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心情状况“良好”的为零。由此可见,树立和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仰对于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2、重视闲暇教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闲暇是“从活动中获得自由”,“是一种自我控制的自由状态和休闲状态”。据统计,我国普通市民每年享有100天以上的休闲时间,而教育工作者每年至少有180天以上的休闲时间。如何利用这些闲暇时间,对学生寓教于乐,教会学生度过有意义的休闲时光,陶冶情操、增强自信、培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些,都要求我们去深入思考和总结。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高校普遍采取选课制度,这便给闲暇教育,特别是闲暇集体教育带来了一个挑战。这是因为:如果大学生要开展集体活动,以加强人际交流、提升组织魅力、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便需要他们要具备共同的闲暇时段,这是一个前提。而同时,笔者认为,个别高校通过确立制度,明确提出应鼓励同学“自由活动”,这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大学生心理问题,体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由消极应对型向积极干预型的转变。


 

3、弘扬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积极引导校园内学生自治组织及非正式群体发挥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当前,高校学生活动活跃,除学生会、研究生会等学生自治组织以外,还有众多的学生社团以及学生非正式群体组织。有些学校还拥有诸如“心理学社”这样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高度相关的学生社团。对于它们,我们应充分发挥他们源于学生的亲和力和凝集力,积极引导、合理指导,为弘扬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创造条件。


 


 

作者:陈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黄家莹


 


 

参考书目:


 

[1]戴维·波谱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李新明:《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几个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探讨》,《心理学》2002年第7期。


 

[3]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第二期。


 

[4]刘民瑛:《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5]李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健康教育探析》,《三峡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6]古吉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7]李春阁:《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9期。


 

[8]腰秀平、张大均:《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走向》,《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9]邓文珍:《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查分析与健康教育对策》,《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0]胡友翠:《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引导方法初探》,《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1] 李新明:《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几个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探讨》,《心理学》2002年第7期。



[2] 戴维·波谱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