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关于高校异地办学团学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为例

作者:左腾 单良 蔡重阳 发布日期:2017-10-22

摘要:我国重点高校异地办学已然成为了新形势下学校发展战略和办学体制改革的新常态。而在这样的新常态下,团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尽管异地办学背景下团学工作存在一些优势,但实际工作的开展中仍面临着地域区隔、人才培养及文化薄弱等困境。结合高校异地办学实际开展的情况,特别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团学工作的思路与举措,文章尝试探讨其中的优势与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异地办学;团学工作;优势;困境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教育模式转变,高校异地办学在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兴起。这些异地办学的高校采用本部积累的高等教育资源与地方各种特色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地方应用人才、参与地区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可以说,异地办学是高校在新形势下对学校发展战略和办学体制改革的自发探索。在高校异地办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是面对青年学生的共青团及学生会组织等的团学工作。由于同样身肩学校隐性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承担着教育、管理和服务青年学生,提高广大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职责,高校异地办学的团学工作往往表现出新的情况与特性,不仅有其自身的工作优势,也面临着诸多窘境。

 

一、高校异地办学条件下团学工作具备的独特优势

高校异地办学的背景下,团学工作的开展在地域差异、组织区别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往往出现新的相对优势。其工作开展在兼本部(主校区)“传统”之上,可以结合当地特色以及校区办学理念与实际情况等,体现自身的“创新”之意,借此发挥与众不同的“新”优势,特别是在相承本部“不分地域、不分学域”的工作精神和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在组织架构、工作方式、服务理念和团学活动形式等方面,有所创新,别具一格。

(一)抓住“新”条件,工作突破于“创新”

在高校在异地办学的实例中,校方往往整合了“地方+高校”的优势资源,依托于本校的基础,实现了地域上的新拓展、教育上的新发展和工作上的新延展,这样的“新场域”也给团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在组织架构、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成为了团学工作的潜在发展方向。

异地办学带来了对团学组织架构建设的新思考,除了沿用与本部相同或相似的组织架构外,还可以发挥基于地区实际、校区独有的创新优势。在理顺了与本部隶属关系、学科专业设置、团学组织服务定位与功能等的基础之上,可以创新性地进行小创改与大建设,真正发挥团学组织引领、服务、教育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的职能,建立职能分工明确,合作畅通,多边带动的团学组织。让组织走到青年中去,真正成为青年的伙伴,成为青年吐露真心的平台,了解青年所思所想所为。同时,新的工作方式的引入,也是高校异地办学团学工作开展的优势之源。团学部门工作的分工与配合,可以在“科层”中有“网络”,在“网络”中有“节点”,实现高校本部与分校区之间工作上的“无缝”对接,运用“互联网+团学”的新思路,消弭校区地域上的距离,拉近同学与团学、同学与老师的距离。此外,团学工作中因为有了“新”的优势存在,在团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中,可以兼有“本部传统+地区新意”的创新,例如,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6年开展的“新生开学营”,通过“户外素质拓展+冷餐会+嘉年华晚会”的形式,让新生快速过渡本科与研究生、假期与开学的休整期,形成了对新校区与新生活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二)抓住“青”资本,对象瞄准于“青年”

高校在异地办学掌握了“新”资源的同时,也拥有着“青”的资本。首先,新校区的创办不仅需要资历深的老教师来开疆拓土,同时注入新鲜、年轻血液,会为校区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异地办学中团学工作的搭建与起步,富于经验的行政人员以及青年教师是重要的人力资源,但青年教师和年轻的行政人员更是团学工作开展的有生力量。青年教师自身带有的“青”与“轻”的元素,成为团学工作设计与开展的先天优势。他们能够凭借这样的“先天优势”在正式与非正式的工作中,走到青年中去,深入地挖掘到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的需要与诉求,给团学工作的设计和开展带来新的思路和设想,让异地办学的团学工作更加具体,更切实际,更有活力。只有站在青年之位,想青年之所想,帮青年之所需,才能让青年自发地对团学形成心理归属。此外,注重青年学生骨干的示范和引领,能够有效推动团学组织与广大青年学子的双向互动,吸引优秀青年的积极参与,促进团学组织的发展。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团委从学生骨干评选入手,注重挖掘学生骨干的优秀事迹,通过多渠道的宣传与推广在校园内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三)抓住“网”互联,沟通互往于“内外”

高校异地办学往往存在着多校资源共享、地域发展红利等特点,对于团学工作来说亦具备着“走出去”的外网优势。

从地域上来看,为发挥高等教育的产业集群优势,地方政府往往会以大学城为载体,为各高校异地办学提供发展的空间与资源。这种集合式的发展已然为异地办学的团学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各校区之间可以通过共同参与“园区”主办的活动来加强高校间团学工作的沟通、交流和借鉴,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另外,高校异地办学需要与当地共青团组织、当地高校形成“工作网络”。在保持校本部团学工作传统和特色的基础之上,从当地团学开展实际出发,广泛地交流和探讨校际间团学工作的差异与创新,拉起团学的工作之网,青年学生的交流之网。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坐落于深圳,毗邻香港和澳门,通过搭建与港澳高校学生会的工作交流平台,彼此进行参访座谈,相互借鉴了青年工作开展的方法,有力地推动了团学工作的创新。

二、高校异地办学条件下团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校异地办学条件下团学工作的开展上存在着一些优势,但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也面临着地域区隔、人才培养及文化薄弱等困难。

(一)地域跨越形成的体制不顺、发展不均

作为校本部的分支,由于地域上的区隔导致校区的团学工作出现体制不顺、机制不全、资源不均、归属感不强等问题。从体制上讲,高校异地办学大多以“学院”层级来建构与本部的关系,其团学组织应该受校级团委的垂直管理,但由于身处异地,同时又受当地共青团等省属或市属单位的领导。管理体制上的双主体使校区团学工作复杂化。此外,地域上的跨越使得异地校区存在一定的资源不均、投入不足等情况。而长期地域上的分隔还会使得异地校区中的学生缺乏对本部的归属感,给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偏离了高校异地办学的初衷。

(二)学制设置带来的培养乏力、发展断续

结合地域发展需求设置学科与培养方案是高校异地办学的重要着眼点,但由于校区建设根植于校本部学科的发展,二者在学生联合培养上密切关联,这种往返式的学制设置不利于团学工作的持续性和连贯性。此外,高校在异地办学中以培养研究生尤其是专业型研究生为主,在学制的设置上呈现出“短学制”的特点,一般以2—3年为主。学生骨干的培养非一日之功,一方面,较短的学制及“本部+校区”往返培养模式限制了很多研究生对于团学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过早地退出学生工作导致很难形成有效培养;另一方面,“纵切”模式下的团学工作也容易出现思维同质、文化单一、参与消极等问题。上述情况都给异地校区团学组织吸纳人才、培养人才和发展人才等带来了极大的限制。

(三)文化薄弱导致的参与不足、循环不畅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领域、多学科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异地校区往往具有创设时间短、学科设置单一、学生及教职员工规模较小等特点,特别是很多承担了高端研究人才培养的研究生院。人员结构、学生规模以及资源整合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异地校园活动的开展,而团学活动是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重要载体,也是培育学生骨干的重要平台,校园文化土壤的缺失阻碍“干部—活动—青年”这一闭环的良性循环。

三、高校异地办学条件下团学工作的发展对策

鉴于上述理由,针对当前高校异地办学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异地办学背景下的团学工作进行探索。

(一)转变团学工作理念,变“主角”为“配角”

高校异地办学过程中,要注重从人的能动性角度进行探索,实现活动“赋权”,发挥青年学子的主动性。从当前异地校区团学工作实际开展情况来看,专职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任务繁重;青年学生思维活跃,能力不足。如何实现学生能力与教师指导的有效对接,是促进异地校区团学工作持续深入发展的关键。通过尝试让学生骨干作为活动的主要负责人,而教师逐渐转变为参与指导的辅助者,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双方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实现了锻炼和培养干部的目的。此外,青年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团学工作发展的基础,要因人而异。团学活动让青年学子来“做主”,也更能够符合他们的需求。异地办学的团学工作中,老师由“主角”向“配角”转变,以及学生得到活动“赋权”,是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常态下的新理念、新举措、新突破,也是充分发挥团学引领、服务、凝聚青年的新引擎。

(二)转变团学工作思路,变“内修”为“内外并重”

高校异地办学在地域上优劣势并存,对于如何充分地利用地域资源以推动团学工作实现新发展的问题,变团学工作由“内修”为“内外并兼”,拓宽自身的服务领域是一个创新的思路。在高校异地办学的起步阶段,团学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多以“内修”为主要形式,即重点关注怎样对内凝聚青年学生和教师,以及怎样与校本部的团学工作进行衔接。但是,就目前来看,各高校异地办学已经由起步过渡到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团学工作的重点已经从发展自身转向区域共同成长,聚焦于拓宽“发展”这一个核心的外延,通过“走出去”与当地的高校以及周边地区进行交流合作来推动区域共同体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要关注当地高校的办学优势以及团学工作的独特性,增进各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互信,从青年身上下功夫,推进跨区域、跨文化的理解、包容与尊重。

(三)转变团学工作举措,变“多”为“精”

高校异地办学中,归属感的薄弱甚至缺失是团学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可以归结为地域区隔及文化缺失。对于地域区隔来说,除了加强校本部与各校区的工作衔接外,还可以通过校史教育、干部培训、内外联动等方式消弭空间上的距离,强化学生对校本部的认同感;对于校园文化缺失,应该结合校区发展实际,在“精品引领、重在创新、活在传承”的指导下,通过树立品牌活动来提升文化底蕴,逐渐<span style="\&quot;font-family:" 宋体;="" letter-spacing:="" 0px;="" text-indent:="" 28px;\"="">改善校园文化单一的局面,实现加强异地校区学生归属感的目的。

 


 作者简介:左  腾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团委副书记

      单 良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研究生会常代会主任,深圳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5            

          级硕士研究生

      蔡重阳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团委组织部部长,深圳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6级硕    

          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