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深刻把握新时代精神,关注工作转型与发展 ——《北大青年研究》2018年夏季号出刊

作者:青年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8-07-10

近日,《北大青年研究》2018年第2期(总第54期)出刊,共推出12个专题、29篇文章。本期杂志继续保持当期专题与常设专题相结合的设置,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的重要讲话精神,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如何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转型与发展,推出了一批兼具理论水平与实践特色的文章。

在迎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和五四青年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北大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系统论述。校党委书记郝平撰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高等教育要围绕“一个根本任务”,明确“两个标准”,着力抓好“三项基础性工作”,并对青年学子提出了“四点希望”,表示我们要把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与“双一流”建设紧密结合,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校长林建华撰文《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培养引领未来的人这一大学的核心使命和立身之本,提出要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聚人才、育人才、出人才上下功夫,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北大风格的办学之路。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专题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从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学科发展建设以及辅导员工作创新等视角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领高校新闻宣传阵地建设》一文则指出,在新时代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领提升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效力,就要立足于主流新闻宣传的中心任务,正确处理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关系,铸造坚强队伍和出色本领,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进入了发展新阶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对象、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围绕着新时代青年工作转型与发展,本期杂志组织刊发了有关思想引导、就业指导、辅导员使命等方面的文章。《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方案研究》一文旨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提出通过建立大学生个性化信息及发展档案,形成针对个性特征、学段特征和发展目标的个性化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建立分类的导师团队,开展分阶段分类别的主题教育,构建生态化评价机制,从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网络新媒体手段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多类别搭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平台。《探索新时代中国高校就业工作的新理念与新模式》一文则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应该与国家社会发展的最新需求相结合,以社会贡献度作为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的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指标,高校毕业生工作要着力构建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社会贡献度为目标的工作新模式。《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呼唤高校辅导员新作为》一文围绕高校辅导员开展好立德树人工作进行探讨,提出辅导员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管理为辅助手段、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以群众路线为行动路线、以仁爱之心因材育人,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实现新作为。

网络化是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青年研究中心推出的文章《网络社会的发展嬗变与青年思想教育的机遇挑战》,从教育视野出发,沿当代青年“网络原住民—网络新青年—圆梦新一代”的成长路径,明确了网络社会给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而重新审视了目前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方法和工作目标。“青年空间”专题则结合当下热点,对“直播答题”“后喻文化”“后真相时代”以及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等进行了思考与剖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随着时代发展,“三全育人”的具体内涵不断扩大,全环境育人更加凸显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教育的实践途径也有了更丰富的探索可能。《北京大学拟建自然保护小区综合育人功能初探》一文,从高效生态教育、景观与生物多样性的文化传承功能、建成环境与公共健康等角度,分析北京大学拟建自然保护小区在高校育人方面的综合功能。《高校思政工作视域下的北京大学校史馆校史教育理念创新》一文则从高校校史的视角切入,探索进一步发挥校史育人功能的工作方法,进而服务于学校思政工作大局。

《北大青年研究杂志》始终立足于学生工作全局,着眼于青年工作发展,致力于提升杂志的专业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杂志将不断增强现实关怀,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水平,积极发挥理论研究在解决育人工作现实难题中的基础指导作用,努力扮演好“理论孵化器”和“实践推进器”的重要角色,继续为学校人才培养改革与教育教学创新作出贡献。